- ·上一篇公文:2018年街道春季干部培训班总结会议发言稿
- ·下一篇公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共享欢乐元宵节的宣传材料
全市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发言稿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第二,要以更新的理念抓项目,着力解决抓项目方法的问题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面对项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有的干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本领恐慌,能力危机。怎么办?必须用新视角来洞悉项目建设的新变化,用新思维来把握项目建设的新规律,用新理念来引领项目建设的新常态,不断增强推进项目建设的系统谋划力、整体把控力和操作执行力。我认为要重点把握好“五大关系”:
一要把握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近期的抓不好,远期的就抓不住。抓工作是这样的,抓项目更是如此。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们有不少数项目,年年提、年年说,甚至有的项目从“十二五”写到“十三五”,十几年的项目就是没看到动工,一问起来,不是在前期,就是在准备,或者是条件还不成熟,开不了工、落不了地。所以,我一贯主张,项目建设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对近期的项目,定下来的,就要坚定不移的推行,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不放,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抓落实,稳扎稳打、善作善成。对长远的项目,必须要结合实际,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做好前期、打牢基础。
二要把握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产业项目上,重点要围绕打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动能等特色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招引一批延链、补链、扩链、强链型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的产业龙头。要加强产业政策、产业链条、产业分布的研究,这些产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哪里、发展状况怎么样,我们自己的产业链条还缺什么、少什么、要什么,把整个产业的情况都搞得清清楚楚,然后再制定详细的产业招商路线图,绘制产业招商树,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切实增强产业招商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去操作,我们提出的“百千万”(百,就是打造百亿企业10个以上;千,就是打造千亿产业5个以上;万,就是打造万亿临港经济带)的目标,才最有可能实现。城建项目上,就是要紧盯“五大组团”这个重点,把八里湖中央商务区、寻阳古城、赛城湖环湖路网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好。同时,对一些社会事业、改善环境、保障民生类的项目,尽管有些投资不大,没有纳入重大项目盘子,同样也要抓紧抓牢,建一个成一个,发挥实效。
三要把握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尽力强调的是可能性,量力侧重的是可行性;尽力折射的是进取的姿态,量力反映的是求实的心态。要实现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跳起来摘桃子”,对于特别需要、特别急迫、作用特别重大的项目,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哪怕投资再大、实施再难也要搞;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不给后人留包袱。具体实施中,要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概算以发改委初审为准,预算以财政局评审为准,结算以审计局核审为准,一定要把好关口。现在,中央已经明确政府债务问题要终身追责,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要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确保速度、又严把质量。光有质量没速度不行,光有速度没质量更不行,要力求达到质量与速度的很好结合。我们抓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盖个房子、修条马路,而是要作为精品工程来打造,做到功能性、可视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讲求质量,而不考虑速度,势必会错失良机,那也是不行的。比如工业项目,与市场行情紧密相关,如果不抢抓时间建设投产,错过了最佳市场机遇,往往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被动。所以,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快,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实现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五要把握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既精打细算、又放大效益。只讲投入不讲产出是不可持续的。中央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那么什么是有效投资?一句话,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比如,在产业投资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投资的主力军作用,加紧运作“1+7”产业引导基金,真正发挥对产业发展,特别是对“5+1”特色千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助推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工发、城发、旅发、交发、金控等五大集团的撬动、带动作用。在基础设施领域,除纯公益性项目以外,其他项目都可以向市场和社会投资放开。在民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先“市场”后“市长”,政府及时补缺,决不能不计成本和效益地大包大揽。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我们决不能总是把眼睛盯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上,要学会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这一块的潜力非常大,方法对路,用好了,就会源源不断,充分涌流。比如对一些场馆,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保障运营。
第三,要以更好的机制抓项目,着力解决推进的问题
项目建设,机制是关键。好的机制,就像好的战法,能够用最少的投入和最小的成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好的机制,往往是职责不清、推进不顺、效果不好。如何评判一个机制是好的机制,我认为前提是要科学,根本在于管用。应该说,我们在项目建设中探索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机制和办法,但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完善和提升,让机制发挥更大的效力。当前重点要完善“三大机制”:
一要完善项目决策机制。要做到科学高效决策,必须有好的决策机制。为提升重大项目决策效率,我们制定出台了重大项目决策推进办法,建立了“五人决策小组”机制。这里我再强调两点。一方面,不是所有的项目决策都要提交“五人决策小组”。如果没搞清楚这一点,那就麻烦了。这个决策小组的决策事项重点有三块,一是研究决定事关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大政策、重要举措和重要工作;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交办的研究决策事项;三是市政府责任领导、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协调未能解决,需要提请研究决策的事项。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握决策程序,切实提高决策效率。“五人决策小组”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遇紧急事项随时召开。拟定议题经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再上会研究,作出决议,并形成会议纪要。我相信,把这个机制执行好,我们重大项目决策效率会更高。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