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三上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最新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1-08 19:27:4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杜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①从哪些地方看出高尔基爱孩子?②续写故事。
 (3)奇怪的大石头(节选)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十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①李四光对          感兴趣。②对于石头,李四光想了什么?抄下来。③石头为什么会落在这儿?
三、第三单元
1.填诗。
(1)夜书所见  作者    代        萧萧梧叶         ,                    。
                    ,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代        
                     ,                   。                     , 遍插茱萸少一人。
    2.写出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阅读语段。
(1)风筝(节选)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随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拍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①风筝为什么会断?
②哪几个词写出我们失去风筝时的心情?
(2)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牧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①抄出两个比喻句。
②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什么?
4.填对子。
天对     ,    对    ,大陆对        。      对      。赤日对苍穹。        ,        。水绕对云横。                ,                。
四、第四单元
1.填空。
     月茄子头朝下,    月萝卜上秤称,     月蒜苗正泛青,    月葫芦弯似弓,    月黄瓜大街卖,    月韭菜长得旺,    月竹笋雨后生,    月栽下羊角葱,    月柿子红似火,    月辣椒个个虹。
2.阅读语段。
(l)花钟(节选)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过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