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山东省济宁市2012年高二英语下册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 ·下一篇试题:新人教版2012届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附答案)
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
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
C.半山腰降水丰富
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
二、填空题
17.材料: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图3—12
(1) 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坎儿井汇集的是________(地表水、地下水),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坎儿井在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坎儿井号称中国古代三大人工建筑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8..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 参考图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 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高高低”的模式,属于原始型。第7题,乙国人口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D
4.B
5.C
6.C
7.A
8.A
9.B
10.C
11.B
12.C
13.C
14.A
15.B
16.A
二、填空题
17.(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
(2)地下水 减少水分的蒸发和下渗
(3)充分利用水资源,改良土壤 防止土壤盐渍化
(4)京杭运河 万里长城
18.(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