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地理试题高一地理试题

新人教版2012届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10 07:31:09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
 
10.本区域最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  )
A.市场巨大                                      B.地势低平
C.海运便利                                      D.加工能力强
11.本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  )
A.降水稀少                                            B.气温偏低
C.劳动力不足                                          D.运输距离较远
下图是表示某种产品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以下3题。
 
1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二 、填空题
1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南方某区域图
(1)图中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3)图示区域内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部门众多,该地域内工业发展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四个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
材料二 三条亚欧大陆桥路线图
 
材料三 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
 
(1)由材料二中图可知,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其东西两端濒临的海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①是________海,②是________运河。
②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3)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自西往东                                           (  )
A.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B.自然景观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地域分异的变化特点
C.沿途可以参观凯旋门、克里姆林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
D.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三级阶梯
(4)下列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避开了高寒和沙漠地区,相邻港口无封冻期
B.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C.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
D.大陆沿线资源丰富,但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差
(5)简述第二亚欧大陆桥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0.2011年山东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答案
一 、选择题
1. [解析] 兰州受河流谷地的影响成条带状分布。
[答案] C
2. [解析] 读图可知,住宅区是从18时到第二天上班前停车率最高,所以为②曲线;商业区停车率最高的时段是从8时到21时,所以为③曲线。
[答案] C
3.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级城市等级体系,甲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乙城市等级比丙城市高,服务功能比丙城市多;图中二级城市数目是3个,三级城市只有2个。
[答案] B
4.解析:长江流域主要生产水稻、柑橘、油菜等。大豆、小麦多产于北方;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答案:D
5.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南方,纬度比东北地区低,热量条件优于东北平原。
答案:D
6.解析:该地区缺乏毛纺织工业的原料,不太适宜发展此产业。
答案: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检测试题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