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2012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 ·下一篇试题:2012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质检试卷
2012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 ),广泛(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填空。(4分)
《国榷》初稿用了 年时间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终成定稿。定稿的《国榷》共 卷, ______万字。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语句。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_____________(2分)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12分)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嗒,滴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会 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 后)学习很努力,他的在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 向)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能有小水滴的这种精神,那我们的知识不( )一定会更加丰富了吗?
1、把文章中括号里用错的字划掉。(2分)
2、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近义词。(2分)
啧啧称赞 ( ) 婆口苦心( )
3、把第一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一个成语是( )。(1分)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填上关联词语,再把它改变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6、“小水滴”的精神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至少写出两个)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知识在于积累”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大事小事,随着时光的奔逝而在我们身边淀放出它奇异的光彩。在每个人身边都有令你难忘的事,请选择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 ),广泛(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填空。(4分)
《国榷》初稿用了 年时间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终成定稿。定稿的《国榷》共 卷, ______万字。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语句。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_____________(2分)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12分)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嗒,滴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会 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 后)学习很努力,他的在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 向)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能有小水滴的这种精神,那我们的知识不( )一定会更加丰富了吗?
1、把文章中括号里用错的字划掉。(2分)
2、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近义词。(2分)
啧啧称赞 ( ) 婆口苦心( )
3、把第一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一个成语是( )。(1分)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填上关联词语,再把它改变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6、“小水滴”的精神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至少写出两个)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知识在于积累”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大事小事,随着时光的奔逝而在我们身边淀放出它奇异的光彩。在每个人身边都有令你难忘的事,请选择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六、智力大冲浪(10分)
1.下面是《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姓名和外号,请用直线连起来。(5分)
林冲 黑旋风
柴进 母夜叉
宋江 豹子头
孙二娘 小旋风
李逵 及时雨
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5分)
(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