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8 22:16:22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大阉亦逡巡畏义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解析:选C。C项,“逡巡”古今义都是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A项,“行为”古义:品行行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项,“非常”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十分,极。D项,“首领”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选D。①③名词用作动词,筑墓;用棺材收殓。②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⑤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近的人。
二、课内选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
B.敛赀财以送其行    以:表目的,来
C.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相:互相
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骂
答案:C
7.与“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答案:A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然而五个人受死刑的时候,意气昂扬,叫着中丞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头颅放在城墙上示众,面色没有一点改变。
三、类文阅读
(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媐(xī):嬉戏。②瘗(yì):埋藏。③窭(jù):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解析:选D。卒:通“猝”,仓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童子亦欲学之乎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①遂言甫于朝②当其欣于所遇
C.①金公以御史为参军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D.①听其召募②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选C。A.①代词,代指“八阵图”;②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B.①介词,可译为“在”;②介词,可译为“对于”。C.介词,可译为“凭借”。D.①代词,代指申甫;②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五人墓碑记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