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曹刿论战》复习试题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8 22:19:40
3.既是训诫之词,就应讲一番“大道理”,隋文帝在训诲儿子的时候,为什么说要给儿子留下旧时衣物服饰,一把刀子,一盒菹酱?
                                                 
12. 写出生活中的惯用语。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13.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伶牙俐齿(      )

14. 给加横线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辙(     )乱旗靡(     )     肉食者鄙(     )

15. 《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

16.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17. 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19. 翻译下列句子。
(1)小信未孚。                   。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曹刿请见     (4)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
二层     。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曹刿论战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