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全市教育体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 ·下一篇公文:市委统战部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教育局党委书记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第一,抓住重点,加强硬件建设。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腾飞书记、卫国市长在讲话和报告中,都要求着力化解大班额问题。择校和大班额,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表现,之所以出现择校热和大班额,最根本的原因是优质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供求失衡。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资源供给。今年,要坚持全面改善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稳步推进。全力完成改薄工作,2018年,是我省“全面改薄”工作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之年。全市60所学校被列入改薄项目,总投资是6000万元,中央、省里共配套4000万元,得自筹2000万元。各地要充分发挥主体责任,积极筹措、统筹安排各级资金,保障建设项目资金需求。要加强调度督查,加强工程管理,严守“20条底线”要求,高质量完成全面改薄收官任务。要努力化解大班额。如果不增加教育的投入,有效扩充学位,大班额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这项工作任务的重点在主城区和县市县城,今年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所。各地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将其纳入全年工作的重点。市政府将全面改薄与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连续多年列入“民生100”工程加以考核,希望大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加快工作进度,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后二孩时代将迎来入园最高峰,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紧张,各地要以加大投入、解决刚需为重点,持续稳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要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举办公办园或民办普惠园工作;大力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服务。改善办学条件,离不开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株洲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下一步,各地、各校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观念,对信息化设施设备,该更新的要及时补充更新。要建好“株教云”平台,加强融合应用,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流共享,让农村孩子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简化优化程序,加快市直学校提质改造进度,市局加大了“放管服”力度,对项目投资在30万元以下的,由各学校自主实施,报市局备案。今年,将重点启动市一中、三中和八中的功能用房建设,提质市四中、市十三中、市十八中的有关设施。启动市二中附属小学建设,市二中初中部实现新址开学。南方中学要主动参与新校区的规划与设计,确保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市属三所在建的职业学院(校),要克服困难,实现秋季搬迁入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要尽快完成基建扫尾工作。
第二,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关于义务教育。希望各地及早行动,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在城乡学校的建设标准、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装备配置实现统一。要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借助名校资源带动薄弱学校,实现“以强带弱”“以强带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服务。实践证明,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推进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集团化办学不是千校一面,而是和而不同,让学校的办学活动自由迸发;不是简单挂牌,而是师资、教学资源、校园文化的资源共享;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联合体内每一所学校都进步。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强弱结对、区域推进”的原则,列入重点任务、进行重点部署,确保每个县市区组建3-5个教育共同体或教育联盟,在全市,集团办学覆盖30%的薄弱学校。通过强弱学校的“抱团”发展,实现由“名校集团化”向“集团化名校”迈进,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关于高中教育。要继续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现代化办学之路。近年来,重点高校越来越青睐综合素质高、有兴趣特长、多元发展的学生。据统计,北大清华录取的自主招生特长生占比超过50%,大批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名校组织的竞赛而被录取。这一事实启示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开设特色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为孩子们铺就成才路。讲到高考,我多讲几句,虽然高考升学率不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仍然是重要标准。每年的高考备受各界关注,面对新的高考变化,各地、各高中要准确把握不分文理、选课走班、外语多考等政策调整,加大“人、财、物、智”的保障力度,提前做好课程体系、应考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为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关于职业教育。我市的职业教育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一流的园区环境,这为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希望各中职学校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跨越发展的决心,坚持以服务“一谷三区”建设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坚持以后备“工匠”培养为核心,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坚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切实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品牌度。今年,为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将开展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测试成绩将作为我市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市里还将承办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展演活动,希望各校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关于德育教育。成长比成绩重要,心智比分数重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整个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考量依据和标准。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途径很多,但要注意做好几个融合渗透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德育体系,通过教学主渠道,提升课程育人效果;融入校外实践,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但也是一个“大染缸”,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学校德育也难独善其身。因此,要通过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提高学生认知、导向、陶冶、涵养的功能,各学校要将校园环境、社团活动、班级文化等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融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增强学校德育效果,反之则会削弱。因此,要深化家校合作,赢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