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

201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古代经济、思想专项训练试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5 10:11:57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1.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14.《汉书》载:“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由此可见,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相比,汉代教育的特点应是①设立太学  ②在各郡县设立学校  ③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④教育促进思想大一统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
16.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17.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8.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神道观念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1] [2] 

Tags: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