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7B英语 Unit5~6期末复习词汇专项试题
- ·下一篇试题:2012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文科综合5月模拟试题ji答案
2012年湖南高三语文高考压轴试题(附答案)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1)诗人以孙楚、屈原的遭遇与杜审言比况,(2分)含蓄地表达了慨叹杜审言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之意,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1分)
(2)一为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2分)二为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2分);三为慨叹,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1分)
11、(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薄雾浓云愁永昼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4)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
12、B(新华社和《新周刊》的稿件都用到“纠结”一词,表明“纠结”不仅见诸主流媒体报道,还成为观察当下社会、经济动态的一大关键词。)
13、C(A、纠结背后潜伏的社会文化心灵值得思考。B、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D面对两难境地,个体并不必然有疼痛感。)
14、(1)最近的工作让我纠结:感到郁闷(1分)
这个电影情节看起来特纠结:纷繁杂乱(1分)
(2)①“纠结”一词广泛灵活运用在生活中,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标签。
②纠结在表意上可以准确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是对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抽象,让今天的人们难以言说的心情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表达。
③纠结潜伏的社会心灵密码值得思考。(每点1分,共3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15、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2分)近结尾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分)(意思相近即可) 高考资源网
16、作者着意展现平埔族秋居生活的逍遥自在、气派悠闲;(1分)与文中现代商业形态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平面单一形成鲜明对照,(1分)从而寄寓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形式的忧虑,也表达了作者期望我们能时刻保持一份“秋天的心”,从自然中去感知,与自然共鸣,保有一份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 “秋天的心”体现在:①气派悠闲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谦卑的心情;⑥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6分)
18、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2分) (意对即可)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l2分)
19.答题提示:可以从“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等角度立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细则】一类卷(10~12分)能结合新闻素材,从整体上或者任意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评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结构完整。二类卷(6~9分)能结合新闻素材,并能借用素材中的信息对教育问题进行评论,有观点,有理据。三类卷(1~5分)凡属下列任意一项的,均在此类卷给分:①没有结合新闻素材的;②没有围绕教育问题评论的;③简单摘抄素材原文的;④没有写成新闻评论的;⑤观点模糊、混乱,不知所云的;⑥篇幅不足100字的。
20.第一段文字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知,不要把物欲追求放在第一位;第二段文字则表达了要追寻真知,需要自信的精神。(4分)两则文字共同体现了追求真知过程中的精神准备。(2分)贪图物欲享受则会使人懈怠懒惰,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乏自信则会使人轻易言弃,不能坚持到底。(4分)作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将高度自信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起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
七、写作(60分)
21.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文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文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文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了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套作,“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