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河北省2012年小学语文毕业预测试题及答案
- ·下一篇试题:2012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基础部分)
2012年广西省镇小学六年级大抽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2年广西省镇小学六年级大抽考语文模拟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拼音。(6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cǎi pái kuí wú duàn liàn xiū sè
( ) ( ) ( ) ( )
2、给带点的正确读音打“√”。(2分)
伙计告诉凡卡:只要把信塞(sāi sài)进邮筒,醉醺醺的邮差(chà chāi)就会把信分送各地。在梦(mèng mòng)里,爷爷坐在一铺(pù pū)暖炕上念他的信。
二、字词。(16分)
1、填空。(1分)
“忧虑”的“虑”音序是 ,部首是 。
2、组词。(2分)
详( ) 祥( ) 绣( ) 锈( )
3、找出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在下面画上横线。(2分)
(1)法语 外语 英语 日语 俄语 (2)小说 剧本 相声 童话 报纸
4、按要求写成语。(3分)
(1)关于学习的,如:不耻下问、 、
(2)描写人物仪表的,如:仪表堂堂、 、
(3)与科学精神有关的,如:孜孜不倦、 、
5、下面词语中如果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如果没有请在括号里打“√”。(2分)
精兵减政( ) 同仇敌忾( ) 舍本逐未( ) 张冠李带( )
6、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各组词语。(2分)
(1)工具书 书 新华字典 字典
(2)教师节 元旦 国庆节 建军节
7、在( )里填上“望” 字组成的词语。(2分)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他给乡下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 )了。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1)( )多读多练,作文( )会进步。
(2)( )哪一门学科,(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三、句子。(21分)
1、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4分)
(1)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改为“被”字句)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2、句子填空。(6分)
(1)孤村落日残霞, 。(2)天行健, 。
(3) ,任尔东西南北风。(4) ,明月何时照我还?
(5)你即将小学毕生了,面对辛勤教育你的老师,你想用哪句诗来赞美她(他):
。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2)我们从小要学会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变化很大。
4、判断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不是比喻句。( )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
(3)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
(4)“打破沙窝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 )
5、小红以前是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可自从迷恋上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很孤僻,很少与人沟通,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难以自拔。你应该怎样劝说(尽量引用一些名言、格言、谚语)她,让她既接受你的劝告,还不伤害她的自尊心。(3分)
四、阅读。(9+13分) (一)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1、从选段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字或词。(2分)
( )——( ) ( )——( )
2、这段话中,“__________” “__________”写出了气候的恶劣,“__________” “__________”两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地形的险恶,由“__________ ”我们知道了詹天佑当时工作条件的艰苦。(2.5分)
3、这段话主要写 (2分)
4、这里主要对人物的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由这些描述,我想到了用一些四字词语来赞美詹天佑:(至少4个)(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