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26 09:10:17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11、画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A.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热情和才能。
B.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的聪明和智慧。
C.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勤奋和刻苦。
D.心理描写,表现了老人的执着和坚强。
12、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准确的是(   )
A.热闹乡村      B.乡里民俗    C.快乐村寨   D.村寨传歌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13-15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 咚咚地响得震天阅读下文,回答7~9小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对人物描写正确的一项是(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 表达了作者对其他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头发的羡慕之情。   
B 表达了留学生们爱干净,注重外貌的良好习惯。  
C 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做法的赞赏之情。     
D 表现了清国留学生们太注重于外貌 的陋习,“标致”一词突出了作者是藐视与留学生的丑态。 
14、 下面一句话中描写人物用到的修辞(   )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设问 
15、 对选文的分析及理解(  )
 A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不满与藐视之情。
 B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藐视,“标致”一词更是突出了留学生的丑态。
 C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精通时事的人的敬佩,什么都懂得。 
D 此段选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东京的生活经历。 
四、(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7-19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 解释加点字有误的一项(  )
 A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B  略无慕艳意:羡慕
 C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住在旅店    D  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臭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  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  无从致书以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1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B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扣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D  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项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第Ⅱ卷(表述题•共6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1题。(11分)
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知无涯》)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1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而(       )
(2)席上啖菱            啖(       )
(3)啖菱须去壳          去(       )
(4)欲以去热也          欲(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