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201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 ·下一篇试题:2013年春期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黄石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15. 中心论点: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作用:用一个事例引出论题。(中心论点2分,作用1分,共3分)
16. 甲:直线(式) 乙:习惯(性)(2分)
17.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
18. 这是一道开放型性试题。
可以举生活上的事例,示例一:有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抱怨速度太慢,老板愁于重新设计安装花销巨大,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住客走进电梯室之后,都要对镜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示例二:大人切苹果一直习惯于纵切,而孩子却通过横切发现苹果里藏着一颗漂亮的五角星。
也可以举科学发明方面的事例,如声音引起振动,反过来可以把振动还原成声音,这就是留声机的发明原理。(2分)
19.“胖男人” 怯懦怕事 “小伙子”明哲保身。(每条1.5分,共3分)
20.①叔叔,你停手吧!(或“叔叔,你回答我的问题呀!”)
②小子,你不想混了吗?
③你的不轨行为我们都已经看在眼里了,住手吧。(大意对即可,每条1分,共3分)
21.第⑽自然段(2分)
22.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公文包”在与小男孩的对话中有激烈的思想斗争,以致让刀片 划破了手。(手法1分,效果1分,共2分,若只答“表现小男孩欣赏‘公文包’的手” 或“表明小男孩发现‘公文包’的手里藏有刀片”则只给1分)
23.线索。(1分)
主题:(答出以下任意一点即给2分)
⑴文章通过叙述“公文包”从演奏家的好苗子到后来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告诉我们,手可以用以弹奏美妙的音乐,也可以做出偷盗这样为人所不齿的事。我们要让自己的手像心灵一样向善向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⑵文章通过叙述小男孩频频夸赞“公文包”的手,最后使“公文包”中止犯罪的故事,赞美了小男孩的纯真可爱(或“智勇双全”)。
⑶文章通过对车厢众生态的描写,如胖男人束手受辱,小伙子出手有忍,乘客袖手旁观,批判了人们对邪恶势力的纵容。
⑷文章通过“公文包”离家出走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反思家庭教育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线索和主题共3分)
24.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发现了。小男孩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小英雄,他目睹“公文包”在前两次偷窃一无所获之后即将第三次行窃,用赞美“公文包”“手真好”的方式巧妙地使后者中止了偷窃行为。
示例二:没发现。小男孩天真无邪,率真可爱,他由衷地欣赏,赞美“公文包”的手“真好”,并真诚地与“公文包”攀谈,是小男孩的天真举止触动了“公文包”,从而使“公文包”中止了偷窃行为。(回答“发现了”或“没发现”1分,人物形象1分,说明理由1分,共3分;只回答“发现了”或“没发现”而没有分析人物且没有说明理由则不得分;只回答“发现了”或“没发现”和人物形象,没有说明理由得2分。)
25.(10分)
⑴【积累知识】示例 叶落归根 叶公好龙(2分)
⑵【才艺展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诗人行于崎岖的山路,看见槲叶飘落,因天未大亮,道旁的白色枳花似乎照亮了驿墙。(只是翻译诗句给1分,画面上有诗句的背景,如交代时间、人物、事件才给2分)
⑶【探究感悟】
|
树叶
|
木叶
|
|
颜色
|
绿(或“红”)
|
黄(或“褐”)
|
|
触感
|
柔软(或“湿润”)
|
硬(或“脆”,或“干燥”)
|
|
疏密
|
绵密
|
疏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