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学校:五年级班主任工作叙事 一次特殊的作业
- ·下一篇学校:小学班主任工作日志 “万事开头难”——陪你同行
学习无止境,奋斗无终点——班主任培训反思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申老师讲座的主题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项修炼》,他强调,教师专业成长要经历读心、读书、读课三项修炼。
读心,静待花开。我们要用沉静的心态慢慢走,去欣赏一路的风景,相信专业成长的十年定律,在经历了踏实积累、负重前行的骆驼阶段后,我们必将迎来主动出击、独领风骚的狮子阶段,最后不断蜕变、悦纳一切,迎来重生的婴儿阶段,从而完成人生精彩的三变。
读书,积淀底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一定要阅读!不是为了生计和生活,而是为了生命去阅读。读书的时间可以像欧阳修那样,在马上读,在枕上读,在厕上读。读书的时间也可以像董萱那样,在业者日志与,在冬者夏之余,在阴雨者晴之余。读书还可以采用申宣成那样,采用“口袋法”“剪刀法”“牛人法”。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们要采用老牛拉车式读书法读牛人的书,这样天长日久就能成长为极品的读书人。
最让人敬佩的是申老师提出读课这一说法。观看大家的课堂实录和视频,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但是申老师把读课上升到了研究的层面,借此历练技能。同样是读课,申老师就能从课例研究中分析出名家的质疑艺术。他读黄厚江的《黔之驴》就读出了开放式质疑方法,他读洪镇涛的《天上的街市》就读出了引领式质疑,他读胡明道的《童趣》就读出了激趣式质疑,他读严华银的《行路难》又读出了讨论式质疑。能想别人不能想,做别人不能做,我想这就是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秘诀吧。反观自己的读课,每每拿到名家的课例,也只是走马观花的一看,惊叹名家的构思巧妙,行云流水,却从不深入研究其背后的规律。
除了上述的专题分析法,申老师还重点讲解了情境填空法。所谓情境填空法是面对课堂教学中某个较难处理的情境,课例研究者不是直接看授课者的处理,而是自己先考虑怎么做,之后将自己的想法与课例中的处理相比较,从而发现更为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申老师还列举了王崧舟对于永正《新型玻璃》的课例研究的例子,王崧舟研究于永正老师的课细致到对于学生用更简练的语言回答问题的指导方法上,真是不由得让人佩服啊。我想,我会把这三种方法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成长型教师。
为期两天半的培训结束了,教研室马明坤主任做总结发言时送给大家三句话:一、坚守一种习惯——善于学习;二、设计好一张名片——身正为范;三、提升教学质量——树立形象。此次培训,更新了我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从各位专家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同时也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学习无止境,奋斗无终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不断提升自我,走在成长的幸福大道上。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