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作文: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作文300字
- ·下一篇作文:《大头儿子》剧本
2017-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侯选人感人事迹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人物事迹: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汉族,1958年8月28日出生,广西南宁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黄大年充分挖掘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并形成了技术能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谢海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人物事迹:
谢海华,男,47岁,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敬老院保安员,曾荣登“中国好人榜”。2017年11月,谢海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9年前,谢海华的妻子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残疾,谢海华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谢海华与妻子结婚30载,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卢丽安——以生为中国人为傲
人物事迹:
卢丽安,女,49岁,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丽安和丈夫英国完成学业回到台湾任博士后研究员,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就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现任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今年“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科璋——火场斗士,以命换命
人物事迹:
杨科璋(1988--2015),男,2011年6月入伍,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肖福明——用生命托起生命
人物事迹:
肖福明(1988--2017),男,生前系江西于都县一名快递员。2017年10月,国庆长假,肖福明带着一家人在家附近的金坝水库边玩,他看到有5名10岁左右的小孩在一个小竹排上玩耍,竹排突然侧翻,5名小孩全部落水。水面传来阵阵急促的呼救声,肖福明没有脱衣服,纵身跳进了水中,先后将4名小孩托上了岸,然后又立即返身去救第5名小孩。在救最后一个孩子的时候,体力不支,加上水流湍急,肖福明被冲走沉入了水中。20分钟后,他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打捞上岸,因溺水时间太长,未能抢救过来。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程不时——大飞机之梦
人物事迹:
87岁,飞机设计师,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程不时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见证者,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飞机工厂及航空发动机工厂的建厂设计,后担任中国设计的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总体设计及副总设计师。他和他的同时代人,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使中国的民用航空器的研制水平,接近了世界航空巨头美、苏、欧洲的高度,填补了中国大型客机研制的空白。2017年,中国商用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在欢呼庆祝的人群中,人们看到87岁的程不时泪湿双眼。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卓嘎和央宗——山南国土的守护者
人物事迹:
卓嘎和央宗,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姐妹俩。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颁奖词: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余忠杰——一米孝子
人物事迹:
余忠杰,男,60岁,安徽合肥人。余忠杰幼时因病导致终身残疾,2005年起,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继母束维芳,余忠杰不再外出工作,形影不离地陪在老人身边。担心老人躺久了身上长疮,他夜里要起来好几次帮老人翻身;天气炎热时,他每天为老人擦洗;天气寒冷时,他时常为老人搓手焐脚;没事的时候,他还陪老人聊天解闷。在余忠杰的细致照顾下,束维芳虽然已是87岁高龄,但偏瘫的肢体却逐渐恢复了知觉。现在,在有人搀扶或拐杖的情况下,老人已能下地行走,左邻右舍无不赞叹这是“爱心和孝心创造的奇迹”。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