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作文:又见端午
- ·下一篇作文:浙江五校第二次联考作文(材料作文)5篇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浙江省高考自2004年开始不再采用全国卷,而是改为自主命题,至今已有7年。我们仔细分析这七年的语文作文题,不难看出一些特点及规律。并可据此预测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类型。
先呈现从自主命题以来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2004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2005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2006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pages_luzhuba]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7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8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9年: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
[pages_luzhuba]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2010年: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从这七年的高考作文题看,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逐渐从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再现。
2008年和2010年都是明确规定了作文的题目。我们不妨将这种作文定名为“给材料命题作文”。
[pages_luzhuba]2、喜欢提供材料,而且材料的类别惊人的一致。
每年的作文题目都提供了一些材料。但这材料又不同于通常所见的现实生活类材料、自然类材料或寓言故事材料。对于这种材料,我们姑且称之为议论提示性材料。因为通常采用议论的方法,对于作文的立意旨向作出了明确的提示。如2004年的“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2005年的“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2007年的“人类在消逝中进步”,2009年的“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2010年的“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这些句子明确告诉了考生写作时的立意与写作范围。
从这些材料看,命题者并没有在材料含义的分析上为难学生,而是将审题的重点放在了写作内容的选择与作文思想的深刻性上,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关注人类自身,关注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人文而放弃了简单的道德说教。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在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因此将高考语文作文题的命题取向定为人文内涵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我想,只要高考命题专家小组的构成不发生根本变化,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还会是这种类型。因此提醒学生抓住材料最后几句话是审题的关系。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