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

《发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9 01:19:32
★参考答案:更显示出“噩梦”的沉重和惊人,更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13.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迸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希望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赤胆忠心。
★解析: “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答案:B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14. 诗中写了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是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的?
  答:                                                                                       
★参考答案: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15. 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答:                                                                                                                                                                 
★参考答案: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婴孩手中乳。”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了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16. 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前后再次形成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发现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