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初中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5 16:04:15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⑤同舍生皆被绮绣                    ⑥腰白玉之环                     
2.翻译下面各句。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我的概括:                 
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我的感受:                                    
5. 思考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我的积累:                                    
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的观念:                  


七、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                     
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凄清寒骨,悄怆幽邃。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4.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1、舜/发于/畎亩之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3、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4、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二、1.①给,给予 ②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2.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3.示例: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三、1 保佑   下令击鼓   2(1)下/视其辙 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4(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
    四、1.①比;②受蒙蔽;③ 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地”。
2.①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3.启发、诱导委婉劝谏,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
很好,邹忌有胆有识,明智,精细,以自身的事情,现身说法,巧妙设喻,暗示。委婉讽(劝)谏,使齐王猛醒,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
五、⒈C  ⒉C  ⒊D    ⒋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思想或行为恶劣。⒌甲文: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⒍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初中中考文言文阅读习题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