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学校:2010年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 ·下一篇学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寒假
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寒假
寒假即将来临,中小学生将在家里度过三至四周的假期生活,孩子放假回家后,管理指导孩子的任务无可避免地落到家长身上。家长的素养和教育理念是否科学,不但关系到孩子的课业负担是否加重,也关系到孩子假期生活是否充实、安全、愉快,收获是否丰硕。因而家长要未雨绸缪地设计规划,在假期中要扮演好监管者、教育者、协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目前有众多学生家长,过于重视孩子文化课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在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此相应地学校过多地承担了本应该是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而双休日和节假日正是归还家庭教育功能的良好时机。这也是双休日和寒暑假等节假日的教育价值。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节假日难以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很多家长用参加补习班作为打发孩子的首选,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作为督促孩子的唯一任务。
基于教育的本质、新课改的要求、家庭教育的要求的认识,让学生立足于丰富人生阅历、锻造优良品质、生成个性智慧、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双休日和寒暑假等节假日的假期生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假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假期生活的期待。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蜗居现象。在假期中,整天呆在家里自己学习、玩耍,家长忙于上班或其他,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孩子的职责,学生几乎不和社会接触,虽然能完成书面作业,但假期却成为教育行为的“真空期”。
2.假期无假。学生们指望着能暂时停下繁重的学习任务喘口气了,但家长们却认为可不能由着孩子玩,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好好抓紧假期时间。一家人两种心思,一个要自由,一个要主宰,一个孩子与家长不断争斗的假期就这样开始了,往往是玩没玩好,学没学好,亲子关系更不好。
3.假期放纵。很多学生的假期生活没有计划,缺少约束,缺乏自主和自觉性,部分学生晚上玩通宵,白天来补觉,网上找寄托,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过度放任自己“休生养息”。仅有的一点假期作业也都是临近开学的时候再猛补,根本达不到做作业的目的,更严重的是养成了不利学生成长的不良习惯。
[pages_luzhuba]4.还有极少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在学校还有监管,回到家里毫无约束,随意离家逛街、上网、抽烟、喝酒、交朋友,思想不成熟、做事无分寸,荒废假期不说,还可能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违法乱纪,更是令人揪心的现象。
经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学生都期待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也值得我们思考。
1.学生期待探究性作业。作业是学生假期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学生不喜欢甚至厌恶大量重复劳动的书面作业,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性、探究性任务。如自学预习、写日记、看课外书,特别希望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2.学生能在假期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在假期进行健身、娱乐活动,如逛街、买书、爬山、打球等。
3.学生渴望假期中营造良好的伙伴关系。如参加同学聚会、拜访儿时伙伴等。
4.学生希望充满个性的假期生活。如写小说、组织自己的社团活动等。
5.学生愿意过温馨的家庭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假期有父母的陪伴,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表示希望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6.学生需要足够的指导和监督。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自己假期初期都有足够的计划,但是很难坚持,常常半途而废。要是没有足够的监督和帮助,再好的假期计划也难真正实现。
事实上学生的假期生活就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在放假前大都除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更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指导,引导学生制订了假期规划、注意事项,但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结果会千差万别。
因此,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进行科学指导,更新教育理念,避免让孩子陷入假期补习的漩涡。对那些符合孩子兴趣爱好的辅导班可以适当参加,但对于加重孩子负担,而孩子又不是很感兴趣的补习班、辅导班,则应顺应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尽量不参加,为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给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对待各学科的作业要引导孩子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分配时间,卓有成效地完成,而不是应付,做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对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查缺补漏、温故知新。对于其他读书写作、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家长也要持积极的态度指导、支持,这将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其次,有条件的话,应该带领孩子多深入展览馆、教育基地和名胜古迹等地,使孩子能在假期中尽可能多的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再次,除了辅导好孩子的功课外,家长也应利用假期这一难得的空闲时间,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解疑答惑、把握航向。而对于学习困难、自制力较差、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作为家长更必须绞尽脑汁、虚心学习、付出真情、加强关爱,千万不能任其自由发展,甚至造成终生遗憾。
还有,家长还要认真阅读学校发给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假期安全公约”、“学生成长报告书”等,及时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经常跟老师沟通,充分理解假期生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管理、指导孩子做到心心相通,真正让孩子过一个愉快充实而又收获丰硕的寒假。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