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幼教:2010---2011年度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教学汇报单
- ·下一篇幼教: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养笔记
促进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论文
促进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论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体育教育的任务是要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幼儿的机体适应能力,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但是我们的现状却与《纲要》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1.以往的户外体育活动,随意性强,呈“放羊式”,加上环境材料单一,社区、家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以及幼儿人数过多等客观因素,活动开展得不够活跃、细致。
2.经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天气变化无常时,班上孩子出勤率不是很好,老有人三天两头的感冒请假;个别孩子发育缓慢,肌肉力量小;有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的坚持到底,而是找借口退缩……
3.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常常重动作技能的传授,以“指挥员”、“调度员”的口吻进行简单化、操作式的指导,忽视幼儿的主观意愿和主体作用。
当前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幼儿园也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创设可供选择的环境,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以及班级当前实际情况,我班选择了创设可供选择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作为突破口,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研究,户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的做法如下:
1.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1)充分利用户外活动空间。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们充分挖掘本园的体育环境资源,在有效的环境刺激下,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我园户外活动场所面积虽然蛮大的,但是3个段、12个班的幼儿同时活动时,就需要考虑合理安全地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地的作用。我班教室所处位置比较占便宜,前后都有草坪,还有走廊、小操场,幼儿活动的空间相对别班来说大了很多:大空间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小空间设置小活动量的活动(如跳格子、走各种路线等),都可以选择利用并能满足幼儿各种活动的需要。
(2)巧妙利用活动材料,发挥它的不同功能。
每一种器材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特别是一些常用器材,绳、球、圈、棍、沙包等,我们在熟悉了各种活动器材的功能,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后,开发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一物多玩,或与大型体育器械组合游戏。
我们知道,发现、冒险继而探索,是幼儿在运动游戏活动中常见的表现,而利用废旧物品与材料进行运动游戏的尝试,能使幼儿在与物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玩常见的材料(主材料)时,还要根据活动目的提供合适的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替代,也能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发动幼儿收集各种材料。
我们准备了一个三层的竹架子和“百宝箱”,告诉幼儿:“老师现在正在收集各种材料,看看你们家里有没用不着的东西,像盒子啊、箱子啊、瓶子啊、袋子啊什么的,都可以拿到幼儿园来,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好玩的玩具。”说着,我们拿起纸球,让幼儿看出它的制作材料就是废旧的纸张以及五颜六色的袋子……很快地,我们的竹架子、“百宝箱”就满了起来,6、7个篮子都装不下去了,有易拉罐、塑料袋、尼龙绳、瓶、米袋等。为了形成幼儿有条理的收拾和整理习惯,我们引导幼儿一一给这些材料分筐作记号、分门别类放好。
“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让幼儿参与玩具、材料的投放,怎么收拾?如何整理更方便?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
其次,努力使材料实现多种价值。
辅助材料丰富了,但如何让幼儿知道去利用呢?!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初期的幼儿还是喜欢成品玩具,比如玩投掷游戏:我们原先的做法是将塑料圈绑在高低不一的树上,让幼儿自由练习。大家都挺感兴趣的,用沙包啊、纸球啊进行投掷,但是那些半成品基本上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除了沙包、纸球可以用来练习投掷,你们看我们收集的那些材料,有没有哪些也可以用来投啊?”这一找,投掷物就多了,有瓶子、袋子、棍子什么都有。在练习的过程中,大家还发现了什么材料好投,什么不好投。有的幼儿还想出了新的投掷对象——他们觉得,一直往树上的塑料圈那儿投,手臂、肩膀会累,还可以把瓶子放在地上排成一排来投——看,他们自己想出新的投掷游戏了。
[pages_luzhuba]因此,我们的做法就是在幼儿游戏时使用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寻找一些辅助材料,既增加了难度,又使游戏情节得到相应的扩展。再如走“梅花桩”活动,刚开始幼儿挺感兴趣的,走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没过多久玩的人数就少了,这时就可以引导幼儿去寻找辅助材料,让他们想办法在携带某些物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平衡——这样一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幼儿的兴趣又被吸引过来了。
同样地,中班了,我们还可以注意引导孩子用同一材料创造出多种玩法。如“玩报纸”活动,可以让幼儿来创造玩法:卷成纸团、铺在地上滚……也可以互相商议着一个人怎么玩?两个人、三个人、小组、全班怎么玩等。这时的体育活动就不再是单纯的动作训练了,它伴随着幼儿的认识、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实现的价值是多方面。
再次,让幼儿也来变废为宝。
材料再利用,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幼儿同样也能办到。利用幼儿收集来的材料,我们“变”出了“梅花桩”“飞镖”“彩色球”……受到我们的影响,一些户外体育材料也在幼儿及家长手中诞生了:金箍棒、两截棍、投掷物。虽然才那么一些,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开头。
陈鹤琴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去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们的世界。”孩子们每天都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但不可能天天都有新的游戏材料。那么,教师应该利用身边的资源或废旧材料,通过孩子们的创造,让同一种玩具或材料变化出新的玩法,使幼儿愿意玩,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做到尽可能让每一种活动材料都体现多种价值。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