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议论作文

由小见大,由微见情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01 00:10:3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由小见大,由微见情
                                                                                                                    011201016        金慧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朗朗书声响起,伴着浓厚的韵味,传入我的耳中,穿越百年的经典,化作孩童呀呀学语般的稚嫩,探入人心中最柔暖的那快圣地,如此纯净,如此深遂。
《三字经》在中国可谓是世人皆知,但说起《弟子规》,却显得平凡了许多。《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与“出则弟”,本来觉着索然无味的知识却在这些微小中生动了起来,使人入迷,使人心醉,逐渐被引入了这个神奇的世界而无法自拔。 
 《弟子规》中的第一部分——入则教提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顾名思义,父母有疾病时,做子女的更要细心照顾他们。又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它又提醒我做事要事先禀告父母,否则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记得老师有兴问过我们一个小问题“父母打你们吗?你们怨恨他们吗?”回家好好品味这个问题,想起儿时的一件事,儿时嘴馋,偷偷拿到一块钱,想去买糖,却被母亲抓个正着,一个巴掌不留情地落了下来,打哭了幼小的孩童,在为她在人生的课堂中补上了重要的一课。是啊,哪有父母会无缘无故打孩子啊,父母的打骂中,包含了“恨铁不成钢”的心痛,包含了无奈的心酸,也包含了浓浓的爱啊,父母打孩子,但痛的是自己啊!多少孩子曾经怨恨父母的无情,但长大之后无不充满感激。小小一件事,却贯注了那么重的情与爱,“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十二个字,包含了多少的哲理,中国孝道千年传承,小小几个字,却是真谛。曾经以为这些小小的细节是那么的不以为然,《弟子规》在古代是启蒙养正,教育孺子的读物轻巧易懂的三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文字间带着孩童般的稚嫩,但仔细研读,却是令人感触良多,不得不为感人的精巧心思与智慧而感叹。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也许有人会与刚接触《弟子规》的我一样发出疑问,这百年前的简单至极的理论,对当今社会有用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时望着这个飞速发展却日渐疏离的世界,不禁微微叹气。人们都把读书作为人生第一大事,中国的育制度教育出了那么多的“书呆子”,填鸭式的教育再也唤不回人们的热情。再来看看《弟子规》怎么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啊,”有余力,则学文,知识永远不是最重要的,而品德才是。品德在某些时候却可以代替知识,但知识却永远不能代替品德,但恰恰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却都没有看透彻,依旧徘徊在迷途之中,透过《弟子规》,世界变得清晰,人情变得浓厚。
    《弟子规》的精彩,也许就在于它对短小精练,在于它的切入生活,它的深厚韵味。《弟子规》到底诉说了些什么,到底又蕴含了些什么,我无法深入的叙说,但它本身所具有的感恩之心,温暖之心,谦恭之心,深深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读《弟子规》,由小见大,由微见情。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由小见大,由微见情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