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读后感
《风萧萧》读后感
今天,在一片混乱中读完了徐許先生所写的《风萧萧》,在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后,我竟然是难得的长出了一口气,随后便是走出食堂,狠狠的吼了几声,这是一本让人压抑的小说,这也是一本让人如释重负的一本小说。
主人公是英雄,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于民族救亡的大业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但主人公也是个平凡的人,而我的欣赏正是面对他的平凡而发的。最开始的他,在黑云压城的局势面前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每一天,损友、美人、酒肉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却永远无法掩饰在他心中的那种沉重的寂寞与孤独,这种孤独并不是用很多人所信服的爱情能够填满的。
他的身边并不缺少美丽的女子,白苹的出淤泥而不染,梅瀛子的娇媚动人,海伦的天真烂漫,这些一般人应该趋之若鹜的佳丽,在他的身边不断出现,可是主人公却是个无可救药的单身主义者,这一点让他的损友史蒂芬都有些怀疑,身为情报人员的他甚至怀疑起主人公的身份,可是主人公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所喜、有所惧的普通人。这样一个人,在珍珠港事变前尽管已经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亡国奴的痛苦,面对深受伤害的人民感到了痛心,并且对于侵略者有着深深的仇恨,可是他却又没有反抗这种现状的能力与勇气,尽管他试图抵抗,但他仍然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是自己谴责自己,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如果珍珠港事变不爆发,如果不是他身边的一切被侵略者的铁蹄彻底颠覆,他或许依然迷茫、痛苦的度过抗战中剩下的日子,并且在战争结束后,痛恨自己的无所作为。但,珍珠港事变爆发了,他所熟悉的一切,他的朋友们,他自己都被深深卷入了这个漩涡。白苹与日伪关系日益紧密,梅瀛子显示真实身份,激发主人公的意气,使他投身于抗战大业,海伦厌恶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虚假生活,憎恶侵略者带来的沉闷空气与丑恶,远走青岛,去寻找艺术的真谛。主人公投身抗战事业,但他的心却不是那样如钢铁一般坚硬,面对自己有所好感的白苹,他一方面怀疑她的身份,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在梅瀛子的指挥下,潜入白苹的身边进行间谍活动,他的内容充满了矛盾,是欺骗自己的挚友白苹,还是背叛自己的祖国,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正是在这种矛盾中,他却不是逃避这种矛盾,而是让这种痛苦煎熬自己,隐藏自己的真心,在白苹身边守护她。而另一件让他心痛无比的事,莫过于史蒂文的死,史蒂文是美国的情报人员,的确·,他欺骗过主人公,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又是那样真诚的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掷千金毫不迟疑,他或许欺骗过朋友,但却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信仰,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胜利、自由、爱,他死了,主人公流下的正是缅怀的眼泪。
在一次偷窃了白苹的文件后,白苹刺杀了主人公,幸而白苹手颤,主人公逃过一劫,可谁又能想到,这名在舞场中与日伪共舞的女子,竟然也是抗击侵略者的同伴,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彼此印证身份后,白苹、梅瀛子,主人公共同开始了他们的抗争之路。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大团圆性的,白苹被敌伪杀害,梅瀛子继续潜伏,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主人公却拒绝了一直深爱他的海伦,他与她之间,并没有存在世俗的障碍,甚至说,主人公对于海伦有着爱,但主人公还是拒绝了这种爱,“现在我去内地的工作属于战争的民族的,而你的工作是属于和平的人世的,但我的是暂时的,而你的是永久的。”在离开海伦之前,主人公在心中这样写道,逃避往往只是弱者的手段,而勇于面对未知,并且对于未来抱有无限期望,才是强者的选择。
这样一部小说,在抗战的大背景下,最为令人瞩目的应该是爱情,但我又不能不承认,主人公的爱情,实在是一种精神性的恋爱,在火车上,他注视着熟睡的白苹,心潮澎湃,也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画了几幅画像,随后两人同处一室,也只是闲暇时的一两畅谈罢了,所谓肉欲倒是淡的很,这种处理我颇为认同。很多关于爱的事情,往往不能说出“爱”这个字,白苹的日记中,记录了那样多的心事,可是我们却很难说,白苹清楚的说了“爱”,只是关心主人公是否会被梅瀛子诱惑,是否会是叛国者,自己的失手与悔意等等,虽然没有说出爱,但这份情愫,我们却清楚的感到了。
梅瀛子的爱,或许很难用一种温情的方式来表示,她的行为太过冷静,没有一点失误,贴近主人公是任务,说服主人公还是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即便自己被毁灭她也不会后悔,她的真实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从开始到结束都这样让人看不清楚,她真的爱过什么人吗?除了对于如同姐妹一般的白苹有着深厚的感情外,她真的爱过主人公吗?她以复仇女神的形象出现,消灭杀害白苹的敌人,她委屈自己以船老大的妻子潜伏下来,她的心让人看不透。或许除了她不断强调的“友谊”外,我们找不到什么其它她对于与主人公关系的定位。“你将永不会忘我了。”这句话,让“我”默然在沙发上愣了许久,作为读者的我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