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回延安》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初二语文《回延安》集体备课教案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__月__日 第_ _节
课题:回延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
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教学 重、难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感情
教学步骤:
一、读书单元 : 自由朗读本文。
二、检查单元 : 检查背诵情况。
三、活动单元
1.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
创作歌剧《白毛女》。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 诗
歌《回延安》
2.信天游: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 篇、诗人以赤子 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提问:本诗计五个自然章(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
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 续革命的征程。
3 .提问: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 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提问: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
制的激动心情。
讨论、明确:作者 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
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思乡 近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占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 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
5.读诗,想想第一部分中动词使用的表现了逼真的情景。
讨论、明确: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
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
6.读诗、想想第二部分的比喻修辞运用、与众不同。
讨论、明确:“亲山亲水有亲人”这一比喻密不可分,尤如看到家乡
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7.提问:第三章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讨论、明确:(二)炽热的阶级感情——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
写亲人欢聚的场 面。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
地方特色的物、既亲切、又真实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亲人的情
景。(2)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
8.提问:请归纳一下全诗的中心。
讨论、归纳: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从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
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
怀念,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四、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