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

2012届高考语文专题综合提升复习题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6 19:45:1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但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2)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后悔遗憾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3)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
(4)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随着产生。
(5)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景色,取用它没人禁止,享用它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享它们。
二、阅读鉴赏
(一)诗歌鉴赏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一、二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这两句是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海棠的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
(2)诗中“睡去”与“红妆”使用的拟人手法十分明显。“只恐夜深花睡去”,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是全诗的关键句。“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
答案: (1)视觉(颜色)、嗅觉(香味) 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
(2)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花睡去”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引出人花对话,唯恐花睡去,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盛世不再的主旨。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6题。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 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②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斋”。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科头:不戴帽子。②刘伶断饮:刘伶戒酒。《晋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解析: D.赚:哄骗。
答案: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遂自投汨罗以死
B.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余倘然久之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D.仍挟一册与俱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解析: A项两个“以”相当于“而”,连词。B项两个“者”译为“……的人(或事)”,代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不译;第二个“之”为代词。D项两个“与”都为介词,译为“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高考语文专题综合提升复习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