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下一篇试题: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
《黄河颂》习题精选及答案
《黄河颂》习题精选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峰( ) 流xiè( ) 狂lán( )
pínɡ障( ) 发yuán( ) wǎn转(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育( )澎湃( )浊流( )
劈成( )气魄( )臂膀(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
4.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黑词好在哪里。
(1)(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2)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4)一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事,从头说。
7.1953年5月以来,人类22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训练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8.本诗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找出作为思路梳理依据的关键性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描写俯瞰黄河全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考题
(2004年•贵阳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西部扬帆
我等得太久太长,
我等得太久大长。
祖辈都有富裕的梦想,
终于等来大船的起航。
啊!高原的罡风,大漠的大阳。
啊!。喊一声号子,振一回臂膀。
没有吹弯我负重的脊梁,
冲一次那开发的巨浪。
未晒干我图强的渴望,
冒一回那风险的潮涨。
撕开千年的屏障,
更新岁月的万象。
露出宽阔的胸膛,抖落历史的荒凉。
迎接西部的机遇,
奏响时代的绝唱。
拥抱开发的曙光,
披上世纪的盛装。
[注]罡(ɡānɡ),强烈。
12.认真阅读上面歌词后,请从文学欣赏的某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1.巅 泻 澜 屏 源 宛
2.略
3.
(1)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
(1)用“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的气势。
(2)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5.
(1)运用比喻强调黄河给人雄奇的印象,更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叹。
(2)运用反复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恋。
6.
(1)黄河远上白云间
(2)黄河入海流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河侧
7.本题为开放题,可赞成,也可反对。赞:成可从人类与自然斗争史及人的毅力、意志、对生命的挑战等角度谈;反对可立足马克思说的“人类每征服一次自然,都受到自然同等的惩罚”角度谈。
8.“望”、“颂”
9.“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0.“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11.代表中华儿女要向它学习的誓言,表达作者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