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说课稿:《治水必躬亲》
- ·下一篇说课:《海燕》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2、讨论从加冠时求教看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的变化:文中(古代)——教师是师道尊严,学生是“俯身倾耳”。“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今——师生是朋友,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合作”是今天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运用〈〈新课程理念〉〉,〈〈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资料)
3、讨论从从师后求学看古今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文中(古)——安贫乐道,勤奋求学,不慕富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众多学者奋斗目标。今——“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教育”是当今教育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但也出现了不少学生追星,厌学、沉迷于网吧等现。(可运用〈〈追星女杨丽娟事件〉〉,〈〈爸 ,钱 儿 ——一封家书〉〉、古今教育名言,等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学生极其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把学生的讨论推上高潮。)
[pages_luzhuba]
(四)师生小结:(学生先发言、教师适时点拨补充、最后归纳)
通过古今对比,我们看到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师生学习、生活的条件更加优越,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更加发奋读书。
(五)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下面的拓展、练笔训练(二选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与作者对话 。想象一下,假如宋濂生活在现代,他会怎么做?
2、你为教育献计献策。你推测一下,将来的教育制度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正确审视即可。)
(六)再次诵读课文,在琅琅书声中结束本课时的学习。
六、说教学板书
古今对比话改革
——《送东阳马生序》
年幼时借书(教材) 加冠时求教 (师生关系、教学方式)从师后求学
(人生观)
↓ ↓ ↓
(古) 借书、抄书 师道尊严、学生俯身倾耳 学而优则仕
↓ ↓ ↓
(今) 免费读书 平等、自主、探究、合作 张扬个性、追星厌学
↓ ↓ ↓
(变化) 《义务教育法》 《新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
(结论) 珍惜现有条件,勤奋好学
此板书根据直观性原则,简洁明白,既能体现文章的主要脉络,又能紧扣本课时的话题“古今对比话改革”,给学生留下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