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学校计划

2010—2011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质量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9:18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2010—2011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质量分析


一、 本次检测内容:三大题——基础知识(30分)、阅读理解(60分)、作文(60分),共150分.。检测九上学习内容,试卷共25小题。检测的难度不大,但内容涉及九上的所有知识点,很有针对性,比较能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

二、 试题、答卷情况分析。

“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

第1题考的是识字内容,应该说识字是语文的基础能力,初中阶段已经无法将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但绝不意味着就不考了,每次测试也都要检测的。两个注音、两个汉字各1分,分数虽不多,但丢了不应该。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遇到不确定读音或字义的字,尽量当场弄清楚,其实并不难做到。

第2题考查关联词语,四个选项中,A选项明显与原文内容不符;C选项“就不必要……而且也不应该……”明显衔接不上;D选项一眼就能看出错误。这类题一般可以先排除一两项,再运用比较的方法确定最准确的答案。

第3题考查识记类知识——诗文默写。识记类题目背诵时必须的,但一定要落实到书写上,记忆出错该题目错是必然,但出现错别字让人觉得特别可惜,其原因无外乎粗心,背书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再默写几遍就过了,得过且过使然。教学过的《论语》共十六则,容易混淆,因此出错率较高;《马说》背得虽熟,“祗”“骈”“槽枥”四个字有出错;《白杨礼赞》几乎全军覆没,课后没有明确要求我们背诵这段内容,可喜的是不少同学虽然错了,但意思还是相近的,可见用心在读书。

第4题是名著阅读题型,这本不应该是失分很高的题目,《骆驼祥子》很多同学还是喜爱的,也看过原著。失分的原因是对题目的阅读不够认真,如(1)题干要求“用准确、精炼的两至三个短语概括”,可恨多同学不用短语,也有可能是不知道什么事“短语”,(2)导致祥子“萎靡不振”的内容当然很多了,“用一句话简述”要求要准确,包括标点符号在内都要力求完整。(3)题干要求“情节表述正确的一项”,选项中A、B、C是表述情节的,但都是表述错误,A项中保尔的“父亲死得早”而不是“母亲”;B项中保尔到烈士墓前并无达雅陪伴;C项中保尔有过自杀念头,“参考答案”选D。“名著阅读”一定要实实在在去阅读、理解,否则真正考起来就蒙了。

第5题是考查剧本改编,出题者非常聪明,这道题是这张试卷的亮点之一。考查的是剧本的相关知识,难度并不大,又能看出同学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戏剧的相关知识还是要熟知的,并能简单运用,比如“舞台提示”、“台词”等。

“阅读”部分(60分)阅读、作文各占60分,分值权重巨大。“阅读”部分拿到50分以上才有可能上A。,因此要认真分析题型,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规范答题。出现错别字、病句都要被扣分。

(一)语段出自《扁鹊见蔡桓公》,从几年来的统考试卷来看,文言文考查的难度都不大,因此我认为文言文失分超过3分算差了。总体来说,这道题得分较高。

第5、6两个选择题考得很表层;8题翻译文言句子重点要看“点”注释得准不准确,翻译后的句子表达的完整不完整。

第9题,题干要求“引用文中关键词句简析”,“引用词句”占1分,分析人物形象占2分,很多同学不引用直接分析,那么久算你分析得很准确,依然无法得3分。

第10题,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生活来作答方可得3分。因此首先要理解该文的中心思想,这不难,作答时还要联系实际生活,点出现实意义。比如这样回答“我们(不)要……”

(二)课内语段,出自《草莓》,这是一篇含义深远的写景抒情散文。这道题得分偏低。

第11题,题干明显提示“写九月景物,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作为写景散文,“内容”相同,表现得侧重点还有什么?“思想感情”!因此作答时要重点突出感情方面的内容。“夏意正浓、欢快的心情”、“秋的气息,另一番滋味”,以此对比。

第12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样的题型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结构上。显然,结构上不易回答某种作用,内容上呢,表达作者的感想,可写,但要注意这是写景抒情散文,写景往往是为了抒情的,因此“借景抒情”应当要体现,方可得3分。

[pages_luzhuba]

第13题的应该是这个语段中最容易得分的,缘于“晚熟的硕大草莓”,划线句子的作用是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亦可)。

第14题题目不难理解,但表达起来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同学对“表达效果”无从下手。其实“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用意”差不多,回答时就从内容和思想两方面入手回答,即“写了……表现了……”。参考答案:“这组词句具体描写了九月异于六月的凋零与颓落,表现了季节更替的不可抗拒,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三)议论文语段(15分)阅读语段,要充分理解语段内的信息,先自己把握大意,再粗略地理一下写作意图(中心)和写作特点。比如这个语段,通篇看下来,“体育”是个最明显的字眼,先说中国的体育竞赛与印度的体育竞赛,比较其“背后的不同”:中国的体育“畸变”,“成了名利的战场”,别的国家的体育“植在人们的生活里”,以此引发人们思考中国体育“功利化”的现象。倘若阅读完了之后有类似这样的梳理,那做题就不在话下了。

第15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概括中心论点,参考答案是“中国体育要摒弃功利和畸变,还原体育的健身、轻松和快乐。”3分中,指出中国体育的弊端得1分,答出体育的本质得1分,表达简洁、流畅、准确得1分。

第16题,考查“论证方法”,不难,何况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没有指出“对比论证”扣1分。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