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幼儿园管理

《搭积木》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5:4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二 1 动画 动画的四色转盘 3分钟 自制
三 1 图片 积木造型图片 10秒钟 自制
2 图片 过场文字图片 3分钟 自制
3 动画 积木拼摆动画 5秒钟 自制
4 音频 教师激励语言 3秒钟 录音
四 1 图片 幼儿现场活动图片 5分钟 现场
拍照
五 1 音频 《小司机》音乐 1分钟 下载
七.活动过程设计及分析
活动步骤 媒体运用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分析
一.导入 音频 教师点击音乐播放按钮。 幼儿双手握学具(当方向盘),在“小司机”音乐的伴奏下入场。 在音乐的伴奏下,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翻转游戏《小转盘》 观看课件图1
教师点击课件(1号按钮),转盘转动。 师幼念儿歌,儿歌停止指针指在什么颜色上,小朋友将学具翻转成相应底色。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转盘转动”的动态游戏环境,快速的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看课件,拼摆造型。
1.无隐蔽块学具造型的拼摆(图2-1、2、3) 观看课件图2.1

音频 教师点击课件(2号按钮)第一步,出现一个积木造型图片,让幼儿观看10秒钟。

教师点击第二步,收起积木图片造型,请幼儿自己拼一拼。
 

教师点击第三步,出现积木的拼摆过程

[pages_luzhuba]

教师点击“对错”音频按钮对幼儿进行评价。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10秒钟。

幼儿凭记忆进行拼摆。
幼儿对照造型图,进行验证。

幼儿拼对了给自己鼓掌,拼错了进行改正。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此时利用flash、三维动画的一个组合对学具造型进行分解、组合,让幼儿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很有兴趣的观察、发现每种造型的拼摆过程,再尝试拼摆,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可让幼儿与之交流,如入其境,可以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有一块隐蔽学具块造型的拼摆。
图3-1.2.3.) 观看课件
音频 教师点击课件(4号按钮)第一步,出现一个积木造型图片,让幼儿观看10秒钟。

教师点击第二步,收起积木图片造型,请幼儿自己拼一拼。

教师点击第三步,出现积木的拼摆过程。
教师点击“对错”音频按钮对幼儿进行评价。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10秒钟
 

幼儿凭记忆进行拼摆。

幼儿对照造型图,进行验证。

幼儿拼对了给自己鼓掌,拼错了进行改正

课件通过声音、三维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使幼儿群体的空间想象向强极方向运动,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音频 教师点击课件(9号按钮)第一步,出现一个积木造型图片,让幼儿观看10秒钟。

教师点击第二步,收起积木图片造型,请幼儿自己拼一拼。
教师点击第三步,出现积木的拼摆过程

教师点击第四步,逆转积木造型,让幼儿观察更清晰。

教师点击对错音频按钮对幼儿进行评价。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10秒钟。

幼儿凭记忆进行拼摆。

幼儿对照造型图,进行验证。
请个别幼儿上前用鼠标指出隐蔽的两块学具块
幼儿拼对了给自己鼓掌,拼错了进行改正。 如果要激发幼儿的观察的兴趣,激起他们积极去观察某件事物的愿望,就必须使观察事物的本身有吸引力,这样幼儿就会怀着兴趣进行观察。运用多媒体让积木造型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一个全动画过程本身就为教学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让幼儿有“新鲜感”,并给幼儿产生了直观动感的效果,更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建构游戏:小小建筑师(小组游戏) 教师将幼儿小组合作拼搭的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中显示出来。 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并操作电脑,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中显示。 (1)每一组幼儿首先共同商量,确定一个建构主题,然后利用大家的学具块合作建构。
(2)每一组请一个代表,讲述本组的建构主题。(幼儿边讲解边用鼠标指示) 教师运用多媒体成像展示技术,将孩子的小组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在其他幼儿的眼前,让幼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幼儿学会分享他人的劳动与快乐,再通过幼儿边操作电脑边讲述,培养了幼儿的电脑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束活动

音频 教师点击音乐播放按钮 幼儿将各自的学具块分别还原到自己的学具盒里,在“小司机”音乐的伴奏下出场。 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高兴地结束活动。

七.评价与活动反思
1.对活动的评价:
(1)活动设计: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可行、可测,过程设计合理,符合电教原则。    
(2)电教器材使用:电教的优化组合较为合理,演播适时、适度、节奏适中,讲演结合教学环境座位分布合理,采光、声响合乎要求,操作规范正确、熟练、规范、视听效果好。
(3)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有序,语言表达生动,教师“主导”和儿童“主体”得到充分发挥,方法反馈正确、及时,活动效果好。
(4)活动效果: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主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2.活动反思:
变灌输为探索,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把所学知识点的信息传递给幼儿,新《纲要》新理念确定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原则。幼儿在 探索中亲手所做、耳闻目睹,在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不断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而电教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更使枯燥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具体生动,从而使幼儿的探索也变得更为生动积极。在本次活动中,我制作了一套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电脑课件——《拼拼、摆摆、玩玩》,变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为幼儿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为幼儿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情境。由于多媒体形色声俱全,有动态的过程,画面的切换灵活方便,可反复或跳跃出现,加上其交互性,做对了会有“对了,你真棒”的夸奖,错了有“请再试一试,你能行!”的鼓励,幼儿可与之交流,如入其境,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性,而教师只需巡视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指导,师幼合作探究。 因此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幼儿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建构知识的主体地位的转变,也实现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到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在本次《搭积木》数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幼儿能清晰地发现积木拼摆的过程,理解立体空间的概念,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