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会所野外训练心得
- ·下一篇公文:贸易有限公司实习报告
2011年桂林听课心得
2011年桂林听课心得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2011年3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去桂林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在19和20日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6位近年来在省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或在小学数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奖的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所听的讲座有《我的儿童教育主张》、《漫谈课堂中的“数学味”》、《简约教学在反璞归真中见实效》、《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概念》、《把握概念内涵 遵循学习规律》。观摩执教的6个课题分别是《搭配中的学问》、《认识负数》、《解决问题》、《圆柱体的认识》、《数学广角》、《平均数》。还有微型课《小数的初步认识》、《比例的意义》、《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虽然所使用教材不同,但执教老师在刚接到执教任务之时就到当地小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地、符合桂林小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呈现课堂的才是精致的。可见,调查学情,挖掘教材对于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张齐华老师的课堂,他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最后让学生总结。徐长青老师的课,他以独特的风格,幽默诙谐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徐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吴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蔡宏圣老师说:“应用知识可以去解决问题,对现象的解释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这都是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听完这些课,我们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特别是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学习。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本次观摩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我们也将为成就智慧课堂思考着、行动着……
在这短短的2天半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