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讲话发言

最后的坚守(七一演讲稿)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3:42

最后的坚守(七一演讲稿)
在遥远的西北大漠,有一种名叫胡杨的树种,它们“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这沙漠里健壮而睿智的勇士,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坚守”一词的深刻内涵。如今,在我们高望中学,也有着这样一位美丽而不倒的“胡杨”,他用自己的生命,坚守在三尺讲台——他就是我的师傅,感动城口十大人物之一,高望中学副校长王仕权老师。

在来到高望中学之前,我就听说过王校长的事迹。那时候,我对他就有一种崇拜和景仰的感情。今天,我忍不住要再述说一次王校长用生命坚守教育之爱的故事。1979年的夏天,年仅18岁的王仕权老师,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献身山区、奉献青春的热情,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只身走进了城口。在城口明通、治平、修齐、高望,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足迹。30年弹指一挥间,王仕权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最初的诺言,他用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向城口这个革命老区的人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天不佑人,07年12月初,他突然感到身体很不舒服,但他仍然放不下他心爱的学生,坚持上课。领导和同事们纷纷劝他去检查一下,他却总是说:“现在,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时期,不能耽误孩子们。”接下来的半个月中,王校长几次晕倒在课堂上。后经重医附一院诊断为尿毒症,要维持生命,必须做换肾手术。庆幸的是很多人都被王校长的事迹所感动,纷纷献上爱心,筹集到手术费,为他做了肾移植手术。病床上的王校长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死活,而是班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当他得知孩子们学习成绩很好时,久违的笑容终于浮现在他那消瘦的脸上。

王校长康复出院后,稍稍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向学校提出了重返课堂的要求。经不住他的一再恳求,学校让他上一个班的化学课。很多人都不理解,健康的人都不想教书,作为一个肾移植患者,居然自己要求上课。我想,这就是王校长的人生价值观吧,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不让自己空虚的活着。


如今,我走进高望中学,和王校长一起共事,尤其是王校长成为我的师傅,指导我教学,我真的感到很荣幸。在和王校长相处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不止是工作上,更多的是对于生活、人生的豁达态度。

近距离的接触王校长,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患病的人。尤其是在课堂上,他精神焕发,态度和蔼,语言幽默,讲解细致。相对枯燥的化学课堂让他上得生动有趣,孩子们总是在欢笑声中学到知识。在对待工作上,王校长更是显得比一般人更有激情。虽然是老教师,但在每堂课前,他总是要认真的备课。由于身体不能久坐,他总是看一会儿书,就站起来叉着腰转两圈,再看一会儿书,又站起来转一下。长时间的批改作业,使得他的眼睛经常充血。很多时候,我都不敢看他那红红的眼睛,因为每看一眼,心就会痛一次。在工作中,王校长经常鼓励我,让我充满信心的走进课堂。他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可以,你能行!”除了关心我的工作,他还会关心我的生活,总让我心里暖暖的。工作之余,王校长也会和我们侃大山,经常用幽默的语言逗得我们开怀大笑,甚至,我都会忘记他是一个肾移植患者。

[pages_luzhuba]

我的生命不是个人的,它还属于亲人、朋友,更重要的是属于自己的学生!”

“我是任河边上的一棵皂角树,十分平凡,我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到的!”师傅的话语总是响在我的耳边,经久不息。


这就是我的师傅! 一名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他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宏伟大业,但他却始终用坚定的信念实践着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将文明的种子撒播在任河之源!今天,我恨自己没有生花妙笔,去讴歌他的事迹;更恨自己不能妙语连珠,来讲述他的故事。 我只能用徒弟一颗真挚的心,去祝福我的师傅:好人一生平安!


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而我师傅,用生命坚守,只为那一份爱与责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许清贫,也许无奈,但无法割舍的是心灵深处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传递生命的火炬,我们在播撒希望的种子,我们在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我们坚守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让生命之树深深扎根在每个孩子心中,用生命捍卫爱与责任的光辉誓言。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