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响塘乡安监站7月份安全工作总结
- ·下一篇公文:支教活动语文科组总结
2011梅县水车镇梅江中学三下乡总结及感想
2011梅县水车镇梅江中学三下乡总结及感想
梅江中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及感想
蓝天下乡,乡下天蓝。
引梅江胜景,数客都名流。
一支山歌一曲径,千载悠悠围屋情。
——7月16日凌晨,即出发前的星夜,有感而发,以激动之情作此诗。
出发之时,豪雨助阵,今未启程已尽湿衣衫,然天时之恶焉能阻余之热情,仍以四十人浩荡之势开启下乡之旅。
在开往梅江中学的车上,我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回想三下乡筹备时的艰难,联系的学校一一不成功,到五华教育局、五华团县委都未能成事,不想余等空有满腔热忱,却招人冷眼相待。初涉世事的我们想法总是过于单纯,以至下乡地点之事一再耽搁。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在最后时刻确定了梅县的梅江中学,才有了我们精彩的梅州之行。
经过差不多一天的跋涉,车子终于开进了目的地——梅江中学。在大雨飘渺中,梅江中学美丽的校园、威武的教学楼依然醒目,所有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我们来错地方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下的“乡”。不过,我是梅州人,清楚山区与珠三角的差距,也清楚这边的教育缺乏什么,清楚这里的孩子需要什么。山区的很多教学楼虽新,却并不能说明山区的经济水平,因为这些教学楼几乎都是靠近些年本地区在外的慈善个人和团体、同乡会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捐赠才得以修建。再说说山区的教育水平,我所在村里的小学至今没有一个大学生,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大城市读书。山区教师的待遇跟珠三角不可同日而语,较好的老师都往大城市挤,受苦的是山区的孩子。
这是我的第二次三下乡,跟去年相比,更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看着我们队伍醒目的红色上衣,我对这次三下乡活动充满信心。
暑期三下乡活动,重在实践,重在把科技、文化、卫生在事件中落实,因此我们三下乡所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有义教、宣传、探访、下田、做饭、入村放电影、义务拍照等。下面我将用一些关键词来记录我和乡友们一起在水车镇的点点滴滴:
[pages_luzhuba]宣传
万事开头难,17日上午,即活动的第一天,我们第五组的任务是入村宣传。从早上开始,雨就一直下,我们撑着伞开始了“雨中漫步”,挨家挨户宣传我们的义教和派发防灾知识传单。过程并不顺利,有些人不信任我们,有些人很冷淡,有些人以为我们要收钱,我们只得一遍遍重复我们此次下乡义教的性质。至晌午,才迈着酸痛的双腿回到驻地。在此特别表扬我们组坚强的女生,自始至终没喊累。虽然我们没有做得很好,可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义教
义教是所有活动中最有压力的一块,为了第二天的义教,我们第五组六个“小老师”讨论到很晚,并认真地试讲,改进,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
初中的同学们比我想像的要积极得多,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她们坐姿端正,静静地等待上课。她们渴望的眼神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我们压力。
第一堂课是浩东的趣味数学,通过魔术结合数学原理,加上浩东精彩的表演和解答,课堂气氛逐渐活跃。第二堂课是我的地理课,主要是想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地理,了解各国风情。她们对地理的了解和热情让我倍感欣慰,自然课堂也多了几分生气。第三堂课是泽萍的摄影知识课,我在帮忙托着手提并一起认真听讲,摄影的魅力在泽萍小老师动听的讲课声中展现。上午的义教圆满结束,有点小遗憾是那几个可爱的小女孩给我出的数学难题至今未能解答。
探访
探访孤寡老人,给她们送去温暖,亦是我们三下乡的一个重要内容。记得那天中午我们在为两个婆婆买衣服,跟老板娘拼命压价,只为省点钱买更多的物资给婆婆送去。下午到第一个婆婆家,她的腿受伤了,行走很吃力,对我们的到来显得很激动,拉着我们的手诉说衷肠。很高兴我们的到来让婆婆的心暖了起来。我们离开时她还坚持迈着蹒跚的步履出门送我们。第二个婆婆的处境更令人担忧,她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一大把年纪还要自己劳作,儿子死,媳妇不但不要她,还整天跟她过不去,孤苦伶仃已不能形容之,但愿婆婆幸福安康,至少我们记得你。
下田
我们来到水车镇时水稻已差不多收割完了,地里最多的是等待收获的花生。戴上草帽,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拖着斗车来回运花生,那也是得心应手。下田对于我这个农村人来说再普通不过了,但跟大伙一起劳作的意义却是非凡的。我喜欢泥土的芬芳,这就是乡村的味道。
[pages_luzhuba]做饭
“一粒粮食一滴汗”,总会想起去年三下乡时那位老婆婆的“名言”,特别是做饭的时候。相信经历过三下乡后,大伙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有了自己的定义。21号是我们组掌勺,200块大元买三餐的菜解决40多号人的温饱问题是个不小的挑战。商量菜、买菜、砍价,终于把材料搞定了。洗米、煮饭、洗菜、炒菜,六个人配合默契,一整天都泡在厨房里,满身的油烟味,这也是成功的味道。我们的腌米粉、炒南瓜、拍青瓜等等,那也是别具风味,只是俺太重口味了,放多了蒜头,使我们组得一别称:蒜头组合。
第二课堂
每天下午,是兴趣班和第二课堂的时间。有手语版、吉他班、舞蹈班等。教室里总能传来吉他班嘹亮的歌声;还有翠仪的折纸,总是围了一大群孩子,我也跟着学习了折纸鹤、折花。最令我感动的是春华,每天都已经那么累了,还不厌其烦地教授健美操,依然一遍遍做动作、喊口令,即使一开始只有一个学生,后来她们健美操表演得真的很好。每一份付出都有它的价值,就算过程再苦再累。
放电影
龙辉努力借到的投影仪对我们的活动开展有莫大的帮助,它每天都伴随我们跟小朋友一起看电影,播放歌曲。我们一起观看《天那边》,这是一部描述去西部支教的电影,感觉自己身临其境,想要改变小山村,改变孩子们。愕然惊醒,身旁是乡友们静静地聚精会神地观看,此情此景,温馨动人的画面,湿润了眼眶。
排舞、唱歌
这是属于傻傻的、淘气的第五组同学们的难忘花絮。六个人在一起能把一首歌唱得别有滋味,六个人在一起能把舞跳得如此别致,六个人在一起能把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难忘的是你我戴着草帽走秀的英姿,难忘的是你我迈起舞步的美妙,难忘的是你我扭动身躯的潇洒。虽然表演时显得凌乱,可谁又在乎结果呢,这过程才是我们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