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2011年党员民主评议个人总结
- ·下一篇公文:美好回忆——高一艺术班家长会发言稿
财商演讲稿
财商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教育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易云飞零花钱计划
早上好!我是四年级一班的家长代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名牌产品全方位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吃名牌、穿名牌、用名牌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名牌产品以其优越的质量、良好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追名牌现象”也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没有经济收入、身心尚处成长发展阶段的青少年人群中。对于穿着一身名牌服饰的小学生来说,名牌服饰的概念是什么 ?他们对名牌服饰的渴望程度有多高?父母又是如何看待 ……面对一家家琳琅满目的服装店,特别是基本上都是我们小学生喜欢的"名牌"服饰,尤其是名人做代言的产品,为什么能使小学生不顾一切地去买这些东西呢?他们有着怎样的消费观念?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周围有不少孩子的穿着打扮、使用文具都存在攀比的现象,而这种攀比相应地也存在于家长身上。孩子通常是因为“别人有”并不是因为“自己需要”而购买。我尽量让孩子淡化品牌的概念,让孩子看衣物的颜色搭配,看衣物的实用性,即使他穿着品牌的衣物也就不注意品牌了。我也从不在孩子面前说品牌,直说那件红色的、这件蓝色的怎样怎样。有时由于大人的事给他买品牌衣物,我也多次转送了。
有一天孩子在写作业:我的花钱困惑。他总结出来的困惑是:1.钱只有很少一点。2.没有耐心攒钱。3.东西有很多,不知道买那个。4.买了的东西,就又想买更好的。5.有钱也不能买。唉,我可怎么办呀!随后要求我写上孩子的零花钱计划,今天我和各位一起共勉。
1. 所有的零花钱由家长统一管理。为孩子开一个银行账户,建立一个网上银行。账户上的钱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投资,赚赔的风险有孩子自己承担,他可以看到自己的金额。
2. 孩子身边带钱一般不超过5元,花销去向要告知家长。
3. 孩子要参加家庭建设项目,家里大的花销他参与商量,适当的在自己愿意的情况下分担一点点,主要在于培养他的责任感。我们家奶奶看病、买车、买电脑、交学费、姑姑修房子……等他都主动分担了,而很乐意。
4. 孩子可以用账户上的钱购买自己的交际礼物,同学、朋友、长辈等他愿意的人我们家长都不干涉。只要告知家长就可以了。
5. 孩子的零花钱来源:长辈的礼钱为主,其次是他做家务劳动赚的奖取的。
零花钱应该通过劳动去获得
尊敬的各位教育专家、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年级一班的家长代表。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零花钱应该通过劳动去获得。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花“零花钱”几乎成了每一个学生每天“必备”的事情,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口袋里的零花钱每天多达十几二十块钱。学生之间攀比“零花钱”数目,拿“零花钱”沉迷于摸奖、上网玩游戏、买玩具、请客过生日等,甚至还出现了“敲诈”之类的现象。
在中国的家庭,大多数的零花钱进取是家长给的“馈赠”,孩子的零花钱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意义。很多做生意的家庭给孩子的零花钱都比较随意,孩子没有钱就会向大人要,因为做生意这样的特殊环境,钱通常随意地放在抽屉或是箱子里,而且对放的钱从来都没有数,孩子随手都可以拿到,而我们的家长经常这样说:“要钱啊,自己去拿!”这样不但不能让零花钱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助长孩子乱花钱的风气。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从父母手中接过钱时,并没有意识到这钱是自己的。在他的眼里,钱是父母给的,花了还可以要,所以,花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的顾虑。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孩子在没有得到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偷偷拿钱,这已经是孩子的品德问题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引导和纠正,长大后,轻则“月光族”,甚至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缺失,走向犯罪。
然而,在英国,孩子必须有劳动来换取零花钱。据一项调查显示,几乎2/3的英国孩子要靠干家务赚取零花钱。英国哈利法克斯市储蓄所所长彼得·杰克逊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才能更好地领会金钱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花钱。
不过,大多数中国父母担心和孩子进行金钱交易会有损家庭关系,养成孩子没钱就不干活的观念。当然这种顾虑并非多些一举。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一位记者曾在英国采访过一个失业工人的家庭。他的4个孩子都还不到12岁,然而他们却都很清楚父亲是什么时失业,什么时候找到工作的。他们在父亲失业时,为家庭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得为孩子的劳动都是免费的,完全是为了帮助父母。而当父亲重新工作的时候,就得为孩子的劳动付费了。这时,孩子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有劳动去换他们的零花钱,分享父亲获得工作和金钱的快乐。
由此可见,金钱和亲情并不矛盾。只要家长引导正确,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当然,也有些父母不能接受这种西化的教育方法,那么,不妨按照我们的具体国情进行折中。所谓折中,就是父母可以每个月定期、定量给孩子发放“零花钱”,但这部分零花钱不能过多。如果急切地想拥有某样东西,而零花钱的积蓄又不够时,父母可以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取所需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