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1
- ·下一篇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课练一课一练习题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同桌互读。
(四)指名读。
(五)标自然段。
四、理解内容
(一)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
(二)指名分段朗读。
(三)学习第一段。
1.读准“数、清、数不清”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本课说什么数不清呢?(雨点儿)你还知道什么东西数不清呢?(星星、雪花、头发、森林里的树、尘土……)
3.读“彩”,三声。“云彩”中,“彩”可以读轻声。
4.认识“彩”的偏旁。
5.读“飘落”。什么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投影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6.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7.用“飘落”说话。什么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8.齐读本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半”、“空”、“半空”、“问”,读准音,认识偏旁穴字头。
3.齐读句子。这一段写谁问谁呢?
4.读出疑问的语气。
5.投影出示“你要到哪里去?”
6.突出“到”,认识偏旁立刀旁。
7.朗读时语调要上扬。(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雨点儿怎样回答呢?
2.投影出示“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3.读好“地方”中“方”的轻声。(指名读,齐读)
4.读读大雨点的问话,再读读小雨点的话,看看哪是小雨点的回答。
5.“你呢?”是什么意思?
6.读本段,区分小雨点的回答和问句。(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大雨点怎样回答?
2.指名读“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出示“没”,齐读。
4.分角色朗读。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以后,那里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2.书上是怎么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自由读,指名读。)
3.有感情地朗读。速度要稍慢,突出“更、红、绿”。齐读。
4.认读“出”、“长”。
(八)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感情朗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继续学习生字
(一)组词。
(二)你想用哪个字组词?
(三)自由选一个字组词说话。
(四)小黑板出示生字,读字组词。
三、读句子
(一)小黑板出示课后“我会读”。
(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问”要注意笔顺。
“半”的两横平行,最后一笔要写在竖中线上。
“有”撇从竖中线起笔,
“从”第一个人捺变成点。
“你”横钩从撇下半部起笔。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说话声音的大小要依不同场合决定。
2.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学会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选择恰当的音量与人沟通。
课时实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老师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随机以一句话为例,老师大声念,学生要小声念。老师小声念,学生就要大声念。
(二)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有大小之分。
(三)引发学生思考:是否能一直大声讲话?又是否能一直小声讲话?
(四)引入口语交际课题——用多大的声音
二、引发思考
(一)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时候应该大声说话?为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
2.师生共同交流看法。
(二)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应该小声说话?为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
2.师生共同交流看法。
(三)老师总结。
1.在大家安静看书、学习或单独与人交流时应该小声说话,尽量不打扰其他人。
2.在众人面前发言时应该大声说话,让大家都听得见。
3.多为他人着想就能恰当地选择好说话的音量。
三、场景演练
(一)老师指定几种场景,选择同学到前面演示用什么样的音量与人交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