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政治教案小学思品与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23 23:54:3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教学过程:
一、家务劳动情况小调查
1、课前调查:在班内开展“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小调查”。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相应做家务的视频,观察其过程及步骤,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供资源。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教师提问: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使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所做过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及感受。
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1、请有条件的学生拍摄自家的照片。通过观察照片,谈话引入: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的功劳呢?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创造美。
2、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搽桌子等。教师引导台上台下的互动、欣赏点评,并相机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与技巧。
3、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引发学生读图感悟:做家务要讲究方法,学会做家务会带来快乐,要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务。。
4、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家务日),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烦恼?你在做家务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烦恼吗?帮助学生思考:做家务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该如何去克服呢?
三、我们一起合作
1、师:(家务日)中阿U做家务给妈妈添了许多麻烦,这是因为阿U不知道怎么做。有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学一招。
2、教师拿出师范用的衣服和裤子,说明,折叠衣服也是大家可以学习的家务劳动中的一项。请在家叠过衣服的同学上台示范,教师从旁进行指导。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叠衣服的实践活动,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和总结。
第十三课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教学目标
让学生喜欢喝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的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乐群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加深对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体验,从而形成乐群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的很开心吧!你们玩了什么游戏啊?都是跟谁一起玩的?
学生畅谈自己玩游戏时的快乐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
二、观看动画片,理解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
教师播放动画片,学生观看,在相互交流感受与体会。
三.游戏
1、通过游戏来让学生理解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
2、小组交流解决麻烦的办法。
四、教师总结这堂课。
第十四课 请帮我一下吧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人士求助是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引导学生分辨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 帮助学生学会求助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懂得要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求助,锻炼其求助技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欣赏几张图片。可随后教师一直在讲台上翻找着什么?..片刻,几名学生忍不住问:“老师,您在找什么?”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想请大家看图片,可是我忘记带胶带了。”“我有,我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胶带递给老师。”
教师自然引出课题
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求助
1、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与分享,我们发现当遇到困难时,真的是“有人帮不一样”。有个小咕噜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瞧——他来了;2、谁愿意帮小咕噜解答一下“是不是多有的事情都要;学生交流讨论,并说出各自的理由;三、“温暖接力棒”;1、出示教材57页的小诗及配图,教师提问:你们发;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圈出教材情境图;3、你有没有传递过这样温暖的“接力棒”呢,谁帮过;4、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四、教师总结;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
--------------------------------------------------------------------------------
来了。
2、谁愿意帮小咕噜解答一下“是不是多有的事情都要求助呢?”
学生交流讨论,并说出各自的理由。
三、“温暖接力棒”
1、出示教材57页的小诗及配图,教师提问:你们发现这根温暖的“接力棒”是怎样传递的吗?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圈出教材情境图中传递“接力棒”的人
3、你有没有传递过这样温暖的“接力棒”呢,谁帮过你,你帮过谁。
4、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
四、教师总结
第15课 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
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 生:这是李青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李青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为是分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三、连环画
1、体育课下课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却不在身边。乐乐把自己喝
了一口水的水杯递给明明,可是明明拒绝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51La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