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反思:《日记两则》教学反思
- ·下一篇反思:《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课堂教学评析
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图形专题教学反思
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图形专题教学反思
CAD制图软件使用是机械制图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手工绘图基本上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学好CAD为大势所趋。CAD的学习非常注重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培养,而要学好CAD的关键是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总结精品课程开展的教学经验,备课小组认为,制定一份合理的教案,上课时采用“五环节”、“课堂5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现将本次课程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总体设计是关键
本精品课程,共设了2节课,其中1节讲授,设3个知识点;1节精选练习课,要求学生先学后教,通过典型例子来讲。由于CAD是实践为主的课,要减少教师讲定义的时间,更多得是引导式教学、激励式教学及期望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二、一个好教案,是成功课堂的第一步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备课时,我们先定好课程总任务,在定好总任务后设置若干环环相扣的小任务,并按照情景导入——任务展示——知识发散——解决任务——任务拓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的形式去实现。
三、课堂教学设计成“五环节”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还要教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我们提出的“五环节”就是本课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直观演示,引入新课。时间为上课开始的5分钟。选择与新课有关的图片、格言,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激发兴趣。学生兴趣一旦唤起,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引导将能顺利开展。为此,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引用了鸟巢结构图,牛顿格言,这样的引入具体、深刻,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为下面新知识讲授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为任务展示。时间为5分钟。任务的展示让学生明确课堂的任务,做到有目的学习。PPT展示任务图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探究绘图的思路,最后老师点拨并讲解参考思路。
第三环节为发散思维。时间为5分钟。该环节要求学生打开思维,鼓励学生要敢想、敢试、敢动手画。本环节通过多种绘图思路绘制两个三角形,促使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绘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讲解。
第四环节为重点讲授。我们只讲10分钟左右,并且穿插在课堂40分钟内进行。我们在讲授中不平均用力,而是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详有略,对学生易懂的可略讲,讲清关键点,在本专题中,绘图思路是整个《AUTOCAD》课的“关键点”。只要让学生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思路,解决了思路上的问题,其它的都能迎刃而解。
第五个环节为任务完成。时间为10分钟,要求学生以教师点拨为参考,进行转换、变通绘图。本环节注重对学生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每一个任务后,均为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舞台,并努力创造表扬和激励学生的机会。
第六个环节为小结、布置练习阶段。用时大约5分钟。本环节着重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反馈,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点评。课堂小结复习本课题知识点并点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莫要以相取人,学好赏识他人。
四、采用“课堂5有”的教学手段、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采用“课堂5有”的教学手段,可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1、有教案
重视课件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通过PPT进行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但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
2、有活动
重视课堂上活动环节,任务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多让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给与上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 有练习
练习是巩固提高的最好途径,本课中有特意安排了一节练习课,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有表扬
重视激励教育和期望教育,职中生基础差,多数同学不自信,所以,在课堂中重视激励教育和期望教育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表扬和期望的机会,看到有进步及表现好的同学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对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少一点批评和指责。
5、有反馈
重视课堂反馈,反馈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最好的方法。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练习情况,展示请况进行一个归总,之后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本次不课程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虽然我们对本课程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与整合,但是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次不课程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理解水平差距较大,课堂讨论常常只有一小部分人参加,问题的难易程度没有合理的区分度。
2、一些实践环节,用时太多,影响了时间分配,有些实践环节要先在课前安排,让学生先做,先做后学,才能完成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