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习作《感受父母的爱》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04 07:26:0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习作《感受父母的爱》教学反思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罗银芬
本次以《感受父母的爱》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使我和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就感之余,我想了许多,特总结如下:
1、此次作文教学过程由于教师准备充分,利用网络,结合教材,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利用了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收效很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着实令人欣慰。
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  “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我们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更要考虑儿童的情感实际和需要,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写作的题材应以学生所熟悉的所理解的家庭生活为主。这样,学生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了素材,就不会说空话;有了感受,就不会说假话;有了认识,就不会套话连篇;有了思考,就不会人云亦云了。
不足之处:可能三年级的学生在词汇量方面还有点欠缺,对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还很稚嫩,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还处于初学阶段,所以写出来的作文还有待提高。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