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2012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26 21:49:47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注释③上标序号应加在“弥月不雨”的“雨”字上面,注释⑤上标序号应加在“属客”上面,注释⑥上标序号应加在“荐饥”上面,注释⑦应加在“虽欲优游”上。文中的“忭”应该加注释。)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___
③志喜也 志:______________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______________
8.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分)(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_____
11. 【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6题。(13分)
感冒吃药有讲究
①又到了感冒多发季节。
②感冒引起的鼻塞、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着实让人难受,不少市民为了免受这些感冒症状的折磨。一有感冒症状就马上吃药或打点滴,甚至身边有人感冒或流感流行时,害怕自己被传染,也赶紧服用板蓝根等药物,认为这样可以把感冒“截”住。
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表示,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感冒的人感到舒服点,但是并不能让感冒病程缩短。而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刘红升解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⑤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发热、流涕、打喷嚏、鼻腔干燥、头疼、头晕、恶心等,但不是所有的症状同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症状各异。
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由病毒引起。流感的症状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比较典型,一发病即可能出现高烧,常达38.5℃以上,并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但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不典型,通常和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只是在程度上稍重。尽管这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季节性和传染性较强,一定要引起注意。
⑦“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许多人选择了自己买药服用,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明白如何选药。”刘红升表示,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轻微,甚至可以不用药,如果症状重,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抗病毒和减轻症状的西药,比如“白加黑、泰诺、康泰克”等,“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几种药一起吃,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因为这些西药的药物成分大多类似,多种药物一起吃,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⑧流感的处理则要区别对待,如果症状不典型,市民不能分辨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处理原则可以参考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迁延不愈,可以看医生来帮助解决。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流感,最好发病初即去医院就诊,医院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治疗上会加用治疗流感的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奥司他韦”。
——选自2012年03月28日《科技日报》
(“03月”这不符合数字用法的规定,应去掉这个“0”。)
12.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的。(2分)
13.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多出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本文和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预防感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1题。(13分)
感恩母亲节,回首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明天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往往是萱草花,又名忘忧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慈母爱,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
  ②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③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
  ④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
  ⑤何为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⑥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也是今天现代化的动力;尊重生命,道德约束——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反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初中语文试题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