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及作文范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3-21 20:56:3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5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这是一幅颜体楷书,其结体宽博,骨力遒劲,颇有气势。
B、“时”字的横画细,竖画粗,体现了颜体字笔画的主要特征。多数字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
C、布局方面,字形大小,墨色浅重,显得变化无常,别具一格。
D、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如“燕”字。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A )(2分)   
A.犀兕(xī sì) 窥镜( kuī )楩楠(pián) 见我于王(xiàn)
B.畎亩(quǎn) 期年(qī) 米粟(sù) 朝服衣冠(zhāo )
C.曹刿(guì)智叟(sǒu) 蹴尔(jiù) 固不可彻(chè)
D.玉帛(bó)始龀(bǐ) 箕畚(jī) 法家拂士(bì)
解析: B选项里的“期年”的“期”正确的读音是“ jī”;C选项里的“蹴尔”的“蹴”正确的读音是“cù”;D选项里的“始龀”的“始”正确的读音是“chèn”。故选A。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2分) 
A.孀妻 公输盘 守圉 亲戚叛之
B.荷担 一箪食 醴泉 君子好逑
C.域民 禽骨厘 窈窕 乡为身死
D.文梓 高万仞 蒹假 愚公移山
解析:A选项里的“亲戚叛之”的“叛”正确的写法是“畔”; C选项里的“禽骨厘”的“骨”正确的写法是“滑”;D选项里的“蒹假”的“假”正确的写法是“葭”。故选B。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 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 释了汉语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气质,大数据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A.既 又 迂回曲折 开端
B.只要 就 慷慨激昂 开始
C.不仅 还 荡气回肠 开启
D.要么 要么 缠绵悱恻 开拓
解析:第一二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开启”与“新模式”搭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2分)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我家的几个亲戚”;B项,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 D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在句尾加上“的豁达”。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 古汉语中“阴”和“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或水相关的方位, 如“ 河阳之北” 中“ 河 阳” 指 黄河南 岸,“ 达 于汉 阴” 中“ 汉阴”指汉水的北岸。
B.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C. 《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span>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共33 卷。
D.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span>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解析:“ 河阳之北” 中“ 河 阳” 指 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 达 于汉 阴” 中“ 汉阴”指 汉水南岸。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与“阳”相对。
7.名著阅读。(2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1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