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学校:2011年春季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下一篇学校:班主任讲给学生听的20个故事
讲给学生的故事34则
故事二十七 爱之必以其道
讲给家长的故事
郑板桥是清代大画家、“杨州八怪”之一。他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病危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从未做过馒头的儿子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喜滋滋地送到父亲的病榻前,父亲却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意思是: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告祖宗,不算是好汉。
故事中的道理
郑板桥临终前仍不忘以特别的方式“教子”,这种对儿子深深的父爱发人深省。郑板桥在给弟弟的信中说:“余五十二岁始得王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好这个“爱之必以其道”,这就是郑板桥给我们的启示。像郑板桥那样,有意识地增强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意识,克服依赖思想,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主人公意识,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进而使之成家立业、安身立命的有效方法。
故事二十八 人生的金币
讲给家长的故事
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家里,负责孩子主启蒙教育的母亲几乎都会要求子女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将被抢光,那么你要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大多数孩子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也有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的价值连城的珠宝钻石。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东西是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若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当孩子刚懂事时,母亲便将蜂蜜滴在书上,让孩子去舔,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从书里获取智慧吧。
故事中的道理
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无价之宝,是人的一枚金币。这枚在知识的海洋里铸造的金币,会让孩子终身受用不尽。
[pages_luzhuba]故事二十九 延伸到天堂的母爱
讲给家长的故事
“宝贝,今天是你18岁的生日,妈妈祝你生日快乐!”似乎看到了女儿18岁的倩影,胡老师眼神中充满憧憬和希望,苍白的脸上露出幸福而甜蜜的微笑,时而注目凝思,时而奋笔疾书,终于写好了留给女儿的最后一封信,落款的日期是2019年2月1日。胡老师原本有一个幸福而温馨的家庭,爱人是国家公务员,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3口之家,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却与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胃癌晚期,生命危在旦夕。对于死亡,她没有太多的恐惧,便她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啊——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公婆,舍不得离开钟爱的教育事业,忘不了学生深情的呼唤,更难割舍两岁的女儿。女儿多么需要母亲的呵护啊!作为一名教师,胡老师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她多想及时为女儿指点迷津、伴着女儿健康成长。可惜这人之常情对她而言竟成了奢望。无奈之中,她不顾病痛的折磨,给女儿烈军属了12封信,打算把信存放在爱人手中,在女儿7—18周岁的生日时由爱人转交给女儿。她想得非常周到,考虑到女儿的识字量,前两封信有几处文字是用拼音代替的;在第七封信里,她告诉女儿月经初潮是怎么回事;在第九封信和第十二封信里,她告诉儿子中考、高考时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故事中的道理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胡老师在生命垂危之际,还在思考如何尽一个母亲的职责,她用责任、爱心和智慧把母爱延伸到了天堂,在那里注视着女儿的成长……
故事三十 成绩不好怎么办?
讲给家长的故事
有一位女生,初一期末考试时语文、英语都是90多分,而刚刚及格。她问妈妈是不是女孩子不适合学理科?妈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帮她分析数学试卷,让她把错题改在本子上,又出了类似的题让她做,做错了就耐心地讲解,做对了就在本子上打上大大的红“√”,并写上“你真行”等话鼓励她。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不仅轻松补上了功课,而且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一位父亲,在孩子物理成绩不及格的情况下不急不恼,找了一个老师辅导自己学物理,同时每天晚上都向孩子借书看,还买了电路模型练习,不懂就问孩子。孩子回答不上来,就说没有时间解答,然后悄悄跑去问老师。没想到老师在班上对全班同学说:“像他这样不会就问、努力学习的,期中考试准能考上70分。”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和爸爸一起对照书操作、研究,很快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物理成绩变得非常好。
故事中的道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初中阶段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心理因素很重要。上述故事中的两位家长能理解、善待“偏科”的孩子,耐心地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鼓励法”、“请教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只要有心,每个位家长都能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仅能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增进感情,更重要的是能教导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战胜自我,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故事三十一
迈入初三这一门槛,面对无数知识点的复习和重复讲解,不少学生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单调,从而影响复习的心情和效率。因此,进入复习阶段,我就会给学生讲起古希腊“西西弗斯推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们从中领悟到高三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
大力士西西弗斯因小事触犯了神祗,神祗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近似圆形的巨石推到山顶。巨石到达山顶的一刹那又滚下山去,西西弗斯必须再把巨石推至山顶,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他的生命就是在这样一件枯燥单调、无趣无望的劳作中度过。但是,西西弗斯却在这种重复机械无希望的生命中发现了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庞大的动感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大力士沉醉在这种幸福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了苦难。当巨石不再在他心中成为苦难的时候,有一天,石头被推至山顶巍然不动了,神祗诅咒的力量突然间消失,西西弗斯从苦难中解放了。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