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区域的创设与实施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5:40

    区域活动的过程主要是一个自发生成、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的过程,表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活动形式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知识结构的过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是当今课改的指导思想,也是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纲要》总则中第五条作了明确阐述,“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纲要》还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该如何通过区域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素质形成、发展和提高呢?现就本学期区域的创设与实施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对区域活动进行再认识,确立区域创设新目标。  

    以前创设区域活动,我们只是把区域活动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总认为区域活动是老师将平时所教的知识放入各区域内让幼儿练习,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如:在语言区放置一些图片、书籍、头饰等,让幼儿讲述学过的故事内容、表演等情节;在数学区放了一些数群卡、串珠板等,将活动中操作从演一遍。实践证明,我们发现幼儿一开始还有兴趣,可不久这种兴趣渐渐消退。于是,我们展开了研讨,通过多次班级教师间的商量、年级组教师的教研,通过不断学习、反思,翻阅有关资料,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让幼儿能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学习。  

    确立区域创设新目标: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创设美观、实用、操作性强的区角活动环境。力争实现:区角与区角之间材料的互动、班级与班级之间资源的共享、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相互衔接,在材料的收集、准备上调动家长积极参与。  

    二、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增进多者的互动  

    1、有机合并区角,使区角大型化。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将小型区角合并,把“表演区与美工区”、“数学区与益智区”、“娃娃家与医院或理发店、小超市”、“超市、可乐基与手工区”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容纳多人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合作学习的环境。  

    2、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增进家园之间的互动。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玩具、服饰(如:果冻壳制作陀螺,塑料袋做衣服,蛋糕盒做头饰等)置于区角内,引导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游戏、玩耍,使之和孩子同乐。激发了家长参与材料收集与制作的积极性,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有效互动,使我们的材料不断更新,玩具、用具有新的制作方法,游戏有了创新玩法。孩子始终兴趣浓厚。  

    3、互相观摩,增进教师之间的活动。  

    教师利用教研时间,有组织地到各级、各班去参观,让带班教师介绍其构想,提出自己的困惑,集体为之解难。这样使教师们在互相观摩、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教师们相互借鉴,达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4、合理选材,实现区域间的互动。  

    在区域的创设上,力求做到区域间材料的相互衔接。如:美工区制作的服饰、指偶、头饰等,用来表演区表演;编织屋编出的玩具,拿去超市、商店卖;泥工区捏的薯条、汉堡拿去可乐基餐厅卖等等,这样既增进了区域之间的互动,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同伴的沟通交往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pages_luzhuba]

  5、互相交换区域材料,增进班级间资源的共享。  

    我们在同年级创设了几个相关联的区角,如:中一班的“多才多艺的手”、中三班的“开心表演屋”、中四班的“语言表演区”,这些区域都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他们有的是给模特设计服饰,有的是通过已经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好的服饰打扮自己,有的是戴上头饰、指偶及摆弄沙箱教具进行表演讲述。我们除了根据主题、季节的变化调整、充实活动材料外,还根据孩子兴趣分阶段进行各班的材料互换,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节省了教师示范、制作花费的时间,有效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班级之间的互动,孩子始终兴趣浓厚地参与活动,使之在互动中自主建构各类知识。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三、合理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1、注重指导对象的广泛性、顺应性。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由兴趣和需要来维持的,他们还不具备为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指导不能以主观判断为依据,不试图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意图行动,不脱离幼儿的实际,注重引导型应答行为。以物质环境的丰富,开放为条件,心理环境的宽松、安全为背景,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温暖气氛中,优化区角活动的氛围,关注幼儿回答的进展、动态,准确地判断,使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寻找乐趣,获得发展。  

    2、注重指导效果的双重性、层次性。  

    我们始终用发展的眼光来纵观孩子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不盲目进行横向比较,目标制定适度,材料投放有多重性,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避免了目标制定过高、操作过难使幼儿失去信心,或因目标过低、操作过于容易而压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3、注重指导方法的有效性。  

    幼儿从开始接触材料到操作、探索、讨论、得出结论是有一个过程的,给孩子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经验探索、寻找答案的方法、途径,允许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存在,允许幼儿犯错误,宣泄情绪,适时地介入到幼儿活动中,真正以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观察、启迪孩子。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