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讲话发言

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3:40

支部引领谋发展 创先争优增活力
----狮子头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狮子头村是闽东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241户1056人。近年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学习借鉴“168”党建工作模式,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以“6321”工作规则为抓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充分调动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合力。狮子头村从当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以葡萄等高效特色农业和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农并举的新农村,2009年民营企业达到12家,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17亿元,村财政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先后被列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全省首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及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获得全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文明精品村、宁德市党员服务区先进单位等60多项荣誉。
一、目标项目化,支部引领抓发展。农村要发展,关键在于发挥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要求,狮子头村党支部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壮大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发展目标,使工农业发展齐头并进。首先是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从农产品品种改良、规模种植上下功夫,发展高优农业、无公害农业。党员陈绍光、陈发华带头引进葡萄新品种,推进狮子头农业向规模化种植葡萄转变,现在全村种植葡萄500亩,发展葡萄避雨设施栽培200多亩,亩产值从原先的3000元提高到7000元到1万多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引导发展食品加工业。狮子头村资源贫乏,人均土地面积仅0.75亩,靠农业带动村民奔小康的潜力很小,村党支部适时引领村民发展食品加工业。1998年,刘仁波等5名党员干部牵头创办了首家食品加工企业——福建仁升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还带动其他11名党员干部和37名农民投资入股或新办企业。如今,全村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2家, 2009年总产值1.29亿元,占村社会总产值的94%,吸纳劳动力500多人,其中本村闲余劳动力380人. 食品加工业已成为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入股盈利分红和企业务工收入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打造工业型新农村。今年,狮子头村被纳入赛岐小城镇综合开发试点整体规划,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工业总产值10个亿,打造一个环境舒适、文明幸福的工业型新农村的目标。就在10月底,村党支部带领42名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参观了华西村和浙江奉化的滕头村,在杭州大家就迫不及待开了第一场会,畅谈村庄发展远景,对村党支部早先提出的成立“发展经济研究小组”的建议表示支持。党支部的思路是,为可持续发展考虑,为村里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众考虑,村土地被征后,所有征地款由村“发展经济研究小组”统一进行投资经营,组织带动村民投资办企业,远学八一村、近学柏洋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二、岗位职责化,党员示范带发展。村党支部以“设岗定责”制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扶带动群众发展生产。一是实行设岗定责制度。以“设岗定责”的形式,把优秀gcd员“五带头”要求具体化,让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创先争优有平台。设立了发展生产示范岗、基础设施建设岗、文明乡风营造岗、村务公开监督岗等,每个岗位确定1至2名骨干党员为领岗人员,全村16名党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年度目标要求,通过公开栏向群众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人抓、有成效。党员履岗情况作为“一会两评议”的重要内容,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陈品光是葡萄栽培技术员,是“生产发展示范岗”的领岗党员,主动从广西引入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并在自家葡萄园试验成功。葡萄“一年两熟”技术试验成功,亩产值增至14000多元,不仅示范带动了全村葡萄栽培技术革新,而且对全市葡萄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二是建立帮扶联系户制度。村党支部将全村241户村民分成30个固定联系组,每组6-8户,建成30个固定联系组,由支委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挂钩联系,负责收集村民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诉求,为村支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将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内容及时宣传下去,从而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次赛岐小城镇建设要在狮子头村征地,村党支部就是通过联系户制度,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家一户做工作,目前群众意见比较一致,为下一步征地工作打下了基础。
 

[pages_luzhuba]

三、运作规范化,实施“6321”保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推广“168”党建工作模式,使村党组织“目标管理”、党员“设岗定责”和发挥村级各支队伍作用能落到实处,并使村难点、热点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实施“6321”工作规则,重点在村级事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实施过程全程跟踪问效等方面规范运作,确保落实宁德市纪委提出的“五要”,即村里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2008年,在实施海堤除险加固工程中,需征用堤外10米内耕地。由于第四村民小组在1996年海堤建成后,将堤外本应归组内预留的耕地分配到农户手中,造成耕地征用后,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乱。被征地户反映激烈,不仅使工程搁浅,还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村两委之间关系紧张。在此情况下,村两委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时多方征求该村民小组所有农户意见,最后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由村委收回该地段所有耕地,由生产队其他农户按人头100元的标准补助被征地者。整个过程严格按照“6321”工作规则进行,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总投资达180万元的村多功能活动中心建设中,村两委指定一名支委牵头落实,由于同时安排一名村务监督小组人员配合,对资金使用、备料、施工等进行全程监督,工程建设情况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在村内公开。目前,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没有出现违规或违法行为。在旧村改造中,涉及29户村民宅基地安置问题,也是通过“6321”工作法,得到圆满解决。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