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医学生实习个人鉴定
- ·下一篇公文: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由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
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调查时间:2008.4.20--------2008.5.2
调查对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
调查地点:西安市户县秦镇中心小学
三、调查方法:
1、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共200名。用百分率统计了学生的问卷。
2、问卷共分六大部分,一是家庭状况;二是学生情绪方面;三是人际方面;四是消费方面;五是学习态度方面;六是学生心理状况方面,
四、调查结果:
1、家庭状况方面:
独生子女总数是130名,占65%。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90%,认为家庭非常幸福的有163名,占81.5%,比较幸福21名,占10.5%,不幸福和比较不幸福占8%。
2、情绪方面
“当前你的心情如何”一问中,答非常快乐76名,占38%,答比较快乐47名,占23.5%,一般的有50名,占25%,非常烦恼的有10名,占5%,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的有17名,占8.5%。
“对自身的烦恼是否很多”一问中,答几乎没有和根本没有的占51%,一般的占33%,比较多的占11%,非常多的占5%。
主要烦恼在学习方面的占30%;性格问题上的占15%;同学关系上的占12%,身体健康问题上的占10%,家庭问题的占8.5%;经济上问题上的占2.6%。
愿意去学校和图书室的学生各占34%和46%,其余20%的学生想去网吧、电影院、游戏厅、市场等。
3、人际关系方面
①父母关系:
理想中的父母应是理解并给予温暖的父母的学生,占52%;其次是和蔼慈祥的父母和有耐心并能引导子女的父母各占26%和25%;要求父母有权力和地位占3%,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占11%。
与父母对程度非常好的占51%;比较好和一般好的各占21%和19%;几乎不交流和根本不交流的占4.5%。
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解决的方法,通过对话解决的学生占65%;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的占19.3%。
②对学校的态度和师生关系上:
对学校生活非常满意的占59%,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占38%,不满意的占2%。
对与老师沟通程度感到非常好的占36.4%;其次是一般的占32%,比较好的占25%,几乎没有对话和根本不对话的学生占6.1%。
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3.6%;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的占17%;第三用间接方法(第三者或信件)的占7%;第四是反抗,不想上学或逃学的占3.3%。
③与同学关系上:
能够交心的朋友有1——2名的占48.4%;其次是有几名的占38%,第三是没有的占13%。
交友的最大障碍是性格上的差异的占17.4%;其次是学习成绩上的差异的占7%;再就是缺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的占6%。
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处理方式是通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4%;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的占17%;第三是用间接方法解决的占7%
4、在消费方面
每天的零花钱1元的占32.5%;其次是2元的占26.6%;1元以下的占10%;2元以上的占12%;零花钱大部分用在买零食的占63%;其次用在交通费上占25%;第三用在其他消费的占22%。
五、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结果分析:从调查中看出,现在小学生心理状况虽然正常的居多,但有问题者所占的比例也不少。
1、 学习问题产生困扰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30%的学生主要烦恼在学习方面。主要原因有学生来自家长、教师、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在以往的时间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觉得学校教育主要是尽可能多培养“应试人才”,提高升学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内只抓智育,而课后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加上社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没有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2、 人际关系问题比较严重
在与父母关系上,学生所希望的理想的父母,是理解自己的行为,并给予关爱、温暖的占52,在与父母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不理解我的行为。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很好地沟通。主要原因是家长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溺爱过度,干涉过多和家长素质偏低造成的。
在师生关系上,主要表现缺乏理解和沟通。据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理解学生的老师,被排在第一位。与老师交流来解决烦恼的学生只有9%,排在最后一位。
在同学关系上,处理不当。调查发现,学生交友的最大障碍是性格上的差异占17.4%,排在第一位。大多数学生想交友但不知道怎样交,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和同伴相互排斥的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过多被宠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不会主动与人合作。在小学接触的同伴比幼儿时多了,如果还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必然难于与同学、伙伴合作,或只与两个较熟悉的同学来往,不敢也不愿意结交新伙伴。也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不能认识自己。多疑、敏感,常被同伴群体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反抗性强,好斗,不受其他同学欢迎,被同伴拒绝在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嫉妒心理极强,好斗,自己得不到又不想让别人得到的狭隘思想,这些都有碍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使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心情郁闷、不安和烦躁,甚至少数学生感到极度孤独,并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据调查显示,有1.1%学生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