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2010—2011学年第一次模拟化学考试汇报总结
- ·下一篇公文:2010—2011学年上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简要评价
总体来看,试题内容能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要求,知识覆盖面广,并能结合社会发展组织命题;试题结构和题型基本遵循了近几年九年级化学的“考试说明”的要求和命题趋势;但是,由于学生刚刚学习新课,很难对知识进行融合,所以本次试题难度较大,虽然试题梯度明显,但由于不符合学情,因此区分度和信度不明显,很难实现了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全面检测。整份试卷既重视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状况,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期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淡化理论
从试题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都是涉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化学与社会的一些基本常识,涉及理论方面的较少。但基础知识拔高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导致失分严重。
2、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这次试题,较多的考查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联系,如第3小题考察化学与环境,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3、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
这次试题,有多数都是以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化学素养、科学探究、化学实验、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一定的考查,并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考查。
4、强化了实验能力的考查
这次试题,加强了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如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pages_luzhuba]2、物质的分类掌握不透
3、化学用语的书写掌握不规范
反映出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等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4、语言表达能力差
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够全面、严谨,表达能力不够强。
5、解题规范性不够
计算结果处理不规范的情况较多,失分率较高。
四、下阶段教学建议:
1、教师和学生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双基教学
一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特别是化学用语的学习)。二是教学应多联系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的知识去观察分析,让学生不断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注重实验,重视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中考试题是加强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准确描述、科学分析,还要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
[pages_luzhuba]4、加强化学用语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化学用语教学中,该记忆的要强化记忆,对不规范的书写要严格要求,坚决纠正,要坚持严肃、科学的态度。
5、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形成学生答题过程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6、加强学法指导,落实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能力要和指导学法想结合。教师要发现和总结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后反思、建立“错题档案”或“备忘录”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自我探索知识、自我纠正错误、自己弥补知识漏洞等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