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实习总结
育种学实习总结
记得上次实习还是大二学《农学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的时候了,而那次实习给我们班同学留下的记忆我想用唯美一词来说一点也不为过,所以这次大家都是很期待实习的到来,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让我们的实习时间一改再改,不过这也更加强了我们对实习的期待。
4月27号早上八点我们班终于踏上了去实习的路,晨光可谓是很美,大家的心情也正如明媚的阳光一样,车厢内洋溢着欢快之气,时间就在这欢快声中悄悄地从指尖滑走了,很快就到我们的目的地—钟村了。而我是第一组的成员,也就是说当天的大家的饮食问题就得看我们一组的了,所以我们一组的成员不得不提前下了这趟车,很明显下车不是去做别的,是去市场买菜了,去市场的路可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我们已经实习过一次了,可是我们一组的人百分之八十的是没去过菜市场的,只有一个去过的但还忘了路,一路绕来绕去终于到了市场,我们组的大厨们也是个人才啊,都是相当会过日子的人,精打细算,买晚了菜,可到农场的人已经等得不耐心了,一个接一个的催促电话,我只能在那里重复着相同的说辞让他们耐心等待。吃完饭后是干啥那?
当然是要“务正业”了,去实习了,我们组是要做饭,但是三点钟做饭还是有点早了,于是我也就和大家一起去参加实践学习了,实习的任务是水稻和甘蔗的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当时讲了株高、叶片颜色、叶片绒毛、叶片的卷曲度、叶夹角、分蘖角度、叶片宽度、叶耳的颜色、叶舌的颜色、叶舌的形状、叶枕的颜色、叶节的颜色、叶龄、分蘖数、叶鞘的颜色等一些常见农艺性状的测定及判断方法。听老师讲解完之后真是感触挺多的,真体会到了什么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通过实践学习我们可能就是那种属于知其然的,时间学习之后才知其所以然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也在那里就只做了有限的几株水稻的各种农艺性状的观察测量,掌握方法之后就回去了,不过回去之后我拿着一株水稻给我们一组没来的人讲各种农艺性状的测定方法的时候那种真真实实学到东西的感觉让人实在是很爽的。
第二天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内容及研究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说因为此次实习时间安排上有点早了,所以实习内容上得有所变动,育种的最高境界是栽培,现在对玉米能做的就是培土了,于是乎我们一个个扛着锄头来到玉米地进行“锄大地”。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对这种事并不陌生,再加之我是在农学作物实验室勤工俭学的,之前也跟着刘老师他们做过几次,所以这次可谓是亲车熟路了。
培土的作用主要是防倒伏和利于排水、灌水,对于玉米而言,玉米培土是栽培技术中一个环节。培土能增加表土受光面积,减轻草害,提高肥效,防风抗倒。培土不宜过早,过高,以免损伤基部的叶片。培土的时间,一般在孕穗至抽雄前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培土低些,第二次高培土。如果进行一次培土的,最好在大喇叭口期进行。
在两天多的培土过程中我觉得感觉到的除了累更多的是快乐,一种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繁重的任务时发自内心的快乐,我想在我们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学会与他人合作应该是很重要的,当我们面对一件繁重的工作时我们不可能自己单独完成或者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完成,这时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就显得很重要了。并且苦中作乐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培土作为一件体力劳动本来是令人不舒服的,可是当我们细细体味全班在一起干活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并时不时讲上一两个笑话的时候大家一起开心地笑,这种同甘共苦的日子谁说不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啊,何不苦中作乐一番啊。
接下来的实习任务我是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和种植资源调查以及不同类型花生植株特性调查/品系比较分析。可是这段时间可谓是天公不作美啊,我们可以说是每天都要跟天公抢时间啊,但最终我们可以说是以胜利而告终的,因为我们毕竟实实在在的完成了我们的实习任务。
在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和种植资源调查时我们共了解了主茎高、分枝数、侧枝长、株型、分枝习性、颈部花青素、茎枝绒毛、叶形、叶色、叶大小、开花习性、花冠色十二个性状的测量及调查方法。
测主茎高时需测从第一对侧枝分支的地方开始到顶叶基部(即叶节)的距离,根据不同的长度可分为极高(大于60厘米)、高(介于45到59厘米)、中(介于20到44之间)、矮(小于20厘米)。
[pages_luzhuba]测分枝数时随机取10株,计算每株5cm以上的分枝的总和(除主枝),计算平均值。如果有分枝超过平均值±3条,则测量50株,计算变异度。根据枝条数的多少可分为极多(≥20条)、多(19-12条)、中(19-12条)、少(<6条)。
测侧枝长时测量第一对侧枝最长的一条的长度,即由与主茎连接处到侧枝顶叶节的长度。根据长度的不同可分为长(≥70厘米)、中(69-40厘米)、短(<39厘米)。
判断株型时测量第一对侧枝与主茎张开的角度。根据角度的大小可以分为直立(≤45o)、半匍匐(>45o~<90o)、匍匐(≥90o)。
测分枝习性时根据第一次分枝上的第二次分枝多少可将花生分为密枝(≥12条)和疏枝(≤11条)。
茎部花青素的测量是用粗略的目测法,可分为紫、浅紫和绿三种。
茎部容貌的测量也是用目测法,可分为密长、密短、中长、中短、稀长、稀短。
叶形的测量也是用目测法,可分为椭圆、长椭圆、倒卵、宽倒卵。
叶色的测量也是用目测法,可分为黄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暗绿色。
测量叶大小时从第一对侧枝中上部完全展开的复叶顶端两片小叶。用卡尺测量小叶长度。根据不同长度可分为极大(>7.0毫米)、大(6.9~6.0毫米)、中(5.9~5.0毫米)、较小(4.9~4.0毫米)、小(<3.9毫米)。
测量开花习性时看第一次分枝上花的着生部位。根据花序在第一次分枝上的着生位置,花节与枝节交替着生为交替开花。第一次分枝上连续着生花节,主茎开花或不开花的为连续开花。
测量调查花冠颜色时根据目测可将花冠颜色分为橘黄、黄、浅黄。
在老师讲授完,我们又接着实际练习,选取了五个品种,每个品种选了十个单株进行了测量记录。应为我在做事方面不喜欢我的合作伙伴做其实了拖泥带水,所以我看着我的组内成员有做的比较慢的我就喜欢过去拿过她手中的工具,一边做一边讲,我觉得这样我会舒服点。不过现在想想我这样做是相当不好的,别人做的慢可能是别人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么技术,我应该给更多的机会让对方练习,而不是直接剥夺了对方练习的机会,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应该改掉这个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