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讲话发言

2011年11月实习周记5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3:43

2011年11月实习周记5篇
实习周记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约公元前 530 年——前 470 年)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在后代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批驳下不能完全站得住脚,当然也不能彻底否定,它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而这一次,我验证了它的合理性。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第二次进入了市建委实习。说幸运嘛,经过暑假两个星期的实习后,市建委除了让我多了些车费、伙食费之外,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那里的市领导还是很体贴、关怀实习生的,凡事能避重就轻,让我们也学有所成;要说到不幸,也就是这些费用的意外支出造成的,本来我们作为学生就交了学费,属于消费群众,但老师的课也上完了,伙食费也自己包办了,凭什么还要自己贴上交通费来回于大学城与市建委之间呢?难道这也属于为了完成学业的必要支出吗?这让我很是迷惑,很是恼怒。第二次踏进这一条河流,但是感受却有所不同了,换言之,这是第二次踏进了另外一条河流了。

恼归恼,始终还是要得到那几个学分和所谓的工作经验的。学分还是其次的,能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倒是我不幸中的大幸。市建委作为政府机关,机制、体制以及一切工作的运行过程,都是非常成熟、稳健的,能在一套健全的机制下工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已经抵消了交通费带来的不幸感。这一次我也顺应了上一次临走前计划处的陈科所言,再一次进入了计划处。

在计划处里的工作,很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制作和编辑表格上,包括制作一沓文件的目录、工作用的汇总表和编制、汇总资金支出项目等,这就要用到比较多的 excel 软件的知识了。而且项目繁多,每一项目的资金都是巨额的,稍有不慎很容易出错,这就需要细心和耐心,同时也需要责任心,因为领导对于交给我们的任务是不会过问对错的,只要是我们做出来的结果都毫不怀疑地接受。也许他们认为我们是“专业”的,而这也无形中给了我们一点压力,所以每一次完成后我都认真地检查一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种互相信赖的关系,让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工作除了对着电脑、文件外,还包括每天定时定点地拿报纸、处室资料,偶尔当当跑腿交换一些文件,旁听似地开下小会,或者打印、复印、装订、接发传真等,而最特殊的,当属“应酬”了,“对,应酬也是工作。”陈科如是说。第一次应酬,到了从未到过的不知道几颗星的酒家,装修当然富丽堂皇,酒菜餐具也有些是前所未见,而在场的领导更让我无所适从,于是紧张导致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菜没怎么敢吃,酒水倒喝了几杯,话当然也没怎么敢说,很多时候都是听着、看着领导说说话,处长偶尔提到 “两位实习生”时会作出反应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呆若木鸡——这让我情何以堪呀?这一课,我们没有表现得很好,但是也算及格了,因为处长后来说我们没有失礼,但是需要放开点。难得有这种应酬的机会,确实不应该太过拘谨,在什么地方就应该做什么事。很快,第二次机会又来了,这一次的酒家也差不多,华丽丽的装修和服务,酒菜佳肴也数不胜数,但是这次我们没有呆若木鸡了,我们主动敬酒、笑容堆满面,在适当的时机也偶尔跟领导攀谈两句,整个场面显得很如意、轻松。事后处长和科长都赞扬我们这次进步很大,表现很不错。“应酬”这一课不容易学好,但只要把握好分寸,伺机而行,久经磨练,便能游刃有余,在职场中发挥自身长处,获得成功。这也算是没有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了。

无论如何,既然已经踏进了这一条河,已经湿了脚,无论逆流顺流,只能继续走下去,经历一些没有走过的路,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pages_luzhuba]

实习周记2

对于每两周作一次工作总结并写成“周记”,我是有一定意见的。

所谓周记,顾名思义应是对每周学习、生活、工作所写的记录,该是记录本周发生的事件和对于本周的总结,而不该涉及上一周,于是两周的周记该变成一周的,而中间隔着的一个周就要被忽略了,就像每天所写的才叫日记,隔一两天一篇那就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日记了,而成了随笔或日志了,只能是那一天的总结或记录,而不是不间断的“日记”了。每两周一篇,只能说是“总结”,而非“周记”。这是字面意义的意见。

而这些周记,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任务式的,有的或许是小学生式的流水账记事总结,例如从开始实习到现在做了什么,每天做了什么,这周做了什么,上周做了什么,然后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怎么成长了、进步了。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看到的。然后期末总结了,人们围着圈开会讨论谁该是“优秀”了,“周记”的上交与否、上交准时与否成了评定的重要指标了。而其中的内容是否真的就“优秀”呢?“优秀”的指标又是什么呢?我们都无需讨论,也无从讨论了。

然而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只有工作,两周的“周记”也不应该只谈论实习工作,这会使得周记内容枯燥、乏味,并无法从中体会更深的人生意义。

并非说像我这般胡言乱语就是体会人生,就是“优秀”,只是对于一些事物有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言论需要发表。而在我的理解范畴内,这些又是合法合理的,于是不得不说出来,以示“言论自由”的得以有效实施。

但是我并不否定“周记”的效用,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人总得总结,有总结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每个人总会选择自己的总结方式,也许我的比较特殊,也许有的比我更特殊,这是题外话了。

在本周内,我还是有一次没一次地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通知的撰写不需我经手,我只负责发通知和会议签到,但是这一次会议结束后,处室领导第一次让我写个会议纪要。其实前几次他也有这个打算,只是每次问到我“听懂了没”的时候,我都一头雾水地说“没”,他也就没办法。这一次我也一如既往地认真做笔记,而开会前稍微看了会议主要讨论内容让我对会议有了初步了解,不似之前那样毫无头绪。所以这次我的回答变成了“比前几次要懂”,他才有了这个要求,但这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小测,并不需要我的纪要作为正式文件。这让我轻松了许多,我也惊喜交集地说“好”,毕竟我是希望实习能学到真正的技能的,而公文撰写就是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