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地理教案高三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免费下载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4 00:04:2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1)巴西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北部是茂密的雨林,开发历史较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2)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保存较完整的原因:亚马孙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 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等。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 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例题: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结合全区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煤一焦一化。
(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图中输出的产品是原料工业部门的产品。
(4)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轻纺工业、高新技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例题: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是:采煤业。
2、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铁-钢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4、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2、田纳西河概况: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
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5、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6、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7、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8、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例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那西河流域示意图和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