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中考文言虚词用法及翻译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 ·下一篇教案: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精品教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精品教学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9)晦气(huì) (10)恓惶(xī)
(11)祗候(zhī) (12)前合后偃(yǎn)
(13)杳无音信(yǎo) (14)罪愆(qiān)
(15)尸骸(hái) (16)古陌荒阡(mò)(qiān)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解押解(jiè)解剖(jiě)浑身解数(xiè) (2)揣怀揣(chuāi)揣测(chuǎi)挣揣(chuài)
(3)撇撇下(piē)撇嘴(piě) (4)煞煞尾(shā)煞费苦心(shà)
2.语境辨析法
(5)这几天他咽(yān)喉疼,已经吞咽(yàn)不下东西了。小女儿看着他难受的样子,开始呜咽(yè)起来。
(6)王老大悄悄(qiāo)把十元钱放在孩子床头,悄(qiǎo)然离开了家。
(二)写准字形
1.piē(撇)下bì(敝)帚自珍piē(瞥)见 2.负yú(隅)顽抗ǒu(偶)然yú yú(喁)(喁)私语
3.lán(阑)珊波lán(澜)斑lán(斓) 4.wǔ(忤)逆违wǔ(迕)铁chǔ(杵)磨针
5.错kān(勘)kān(戡)乱 6.kàng(亢)奋引háng(吭)高歌
7.jiē(嗟)怨切cuō(磋)cuō(搓)手cuō(蹉)跎 8.cháng(苌)弘化碧蚊zhàng(帐)zhàng(账)本为虎作chāng(伥)
9.寒xuān(暄)xuān(喧)哗xuàn(渲)染 10.前合后yǎn(偃)yà(揠)苗助长堤yàn(堰)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指光天化日之下。
(2)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3)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4)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
(5)孤身只影:形容孤单无亲友。
(6)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7)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8)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也指既不公开,也不秘密。文中指糊里糊涂。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孩子说,他把相机挂在了家门口一棵小树的树杈上就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相机就已杳无音信了。这一番话让我们刚才因说笑而前合后偃的几个大人慌了神。
辨析:“杳无音信”,偏重指一点消息也没有,本处应用“杳无踪迹”(指一点踪迹都没有,不知去向)。“前合后偃”,此处形容大笑时集体夸张地前俯后仰,符合语境。
Ⅱ.易混辨析
1.埋怨vs抱怨
课本
原句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辨析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
即境
活用 出了问题要多想想自身原因,不能总是埋怨别人,或者抱怨社会不平等、不给你机会。
2.分辨vs分辩
课本
原句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辨析 分辨,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
即境
活用 这些盗版图书粗糙之极,就是用肉眼也很容易分辨,顾客很不满意,纷纷指责销售者,销售者也不再分辩,干脆三折出售,以尽快脱手。
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
1.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完整空缺内容。
戏剧
结构 情节
结构 剧情内容 矛盾冲
突双方
楔子 序幕 窦天章借债赴京赶考→窦娥被抵债给蔡婆婆做童养媳 窦天章与蔡婆婆
第一折 开端 ① → 张驴儿父子救蔡逼婆媳改嫁→② 张驴儿父子与蔡婆婆
第二折 发展 张驴儿害人不成反误毒老爹→③ →州官不察妄判窦娥死罪 ④
第三折 高潮 ⑤ →窦娥二愿应验显冤情 窦娥与桃杌
明确:①蔡婆婆讨债险遭赛卢医勒杀 ②张驴儿逼窦娥成婚未遂 ③窦娥被诬告入狱 ④张驴儿与窦娥 ⑤窦娥蒙冤刑场提三愿
2.文章开篇写了蔡婆婆的独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