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中考文言虚词用法及翻译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 ·下一篇教案: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精品教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精品教学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明确: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来历,暗示其身世的悲惨,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一——高利贷。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明确:本文通过幼年丧母、青春丧夫、善良安分的寡妇窦娥的悲剧故事,控诉了封建制度残害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古代被压迫、被迫害的劳动妇女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窦娥善良、坚强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赏析本剧的戏剧冲突。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窦娥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
3.学习本文鲜明生动、个性突出的写人手法。
(一)研习“楔子”部分,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窦天章的内心独白交代了什么内容?剧本借窦天章之口再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不幸:三岁亡母,七岁成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渲染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气氛,奠定了全剧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二)研习“第一折”,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2.从[仙吕][点绛唇]至[天下乐]这几段曲词体现了窦娥怎样的情感?
答:
明确:这几段曲词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窦娥凄惨悲苦无助的命运。
(三)研习“第二折”,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3.[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这三支曲子写公堂上窦娥受刑的场面,如狼似虎的差役打得窦娥皮开肉绽,惨不忍睹。三支曲子揭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和贪官污吏残害人民的罪行。
(四)研习“第三折”,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4.[滚绣球]这支曲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答:
明确:这段曲子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运用呼告、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表面上看,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实际上暗含着主人公对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满腔怨恨。
5.窦娥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她每一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
明确:目的: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使上天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作用:三桩誓愿,层层深入,表现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把全剧推向高潮;塑造了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6.作者在文中引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四个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两个典故主要表明窦娥死得冤枉、悲惨,也是窦娥用以证明第一桩誓愿定能灵验,因为她相信自有天理在。“六月飞霜”的典故是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的典故表明窦娥奇冤天地不容,对官吏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