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名师教学设计含配套课件
- ·下一篇教案:8 静夜思教师用书配套教学教案简短版
8 静夜思教案含课件说课稿等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画面,说意思。(课件出示14:画面)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15)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释。
疑:好像。举:抬。思:思念。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三、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课件出示16:图文)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板书:床前一明月光)
4.学习第二行(课件出示17: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课件出示18)(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课件出示19)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板书:疑是一地上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板书: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四行。(课件出示20:第三、四行)
(1)读整行诗。
(2)理解“举头”(做动作)(板书:举头一望明月)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6.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明”“地上”“望”“思”要读重音。(课件出示2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7.配乐朗诵,想象诗歌的画面。(课件出示22)
(播放《思乡曲》,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8.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板书:低头一思故乡 孤单)
9.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10.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课件出示23:课文插图)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结合图画,理解古诗的大意,图文结合,化解难度。】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 结合自身感受,能把 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设计意图:同“霜” 的解释,用哈气到镜片上的雾水,进而想到冰粒,实验法效果很直观易懂。】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更能读准节奏,表达内心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三、结题,回读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板书
内容 床前——明月光
景 凄清
疑是——地上霜 思念故乡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想念亲人
人 孤单
低头——思故乡
课堂作业新设计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