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反思

《第14课、爱护环境卫生》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6-02 11:06:18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家长评价:
通过这次活动,小孩知道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具体内容及做法。能自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感到很开心。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小孩各方面都得到进步。
在《勤洗澡,勤换衣和袜子》校本课程教学前,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少,我班上同学的卫生习惯情况,如衣服、鞋袜换洗的情况,做了一个10人小调查:95%学生能做到爱洗澡、勤洗澡;80%能做到自觉换衣;只有65%做到每天坚持换袜子(特别是冬天)。发现每个同学都存在着不良的卫生习惯,例如:我班的张北川、姚心怡、伍世沛等同学经常写完作业后,没有把学习用品收拾好就去玩,或者睡觉,结果课桌上经常是乱七八糟,或者忘记带作业、课本等学习用品,还有李燕如的脸老是脏,原来她喜欢用手臂、袖子去擦鼻涕,结果鼻涕还没有擦干净,脸倒是弄脏了......因此,我确定了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目标。认知要求——要学生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行为。行为要求——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换袜子,争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上完这一节课后,同学们都懂得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对身体保健的意义,也对自己的不良卫生习惯有所认识,并有了改进的愿望,特别是张北川、姚心怡、伍世沛、李燕如这几个同学的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卫生习惯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改进。
饭前、便后洗手,睡觉前的习惯,牙齿、耳朵、鼻子的清洁方法,收拾身边的物品等,自我评价。《小学教育学》指出: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辨析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适当时机,能加强自我行为的评价,实现思品课的根本目的——实效性。在学生帮助蛋蛋改掉不卫生行为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指正、自我赞赏。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讲卫生的榜样,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勇于改正,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4、总结学习,形成愿望。教师紧扣主题“讲卫生的好孩子”,激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人人成为“卫生小标兵”。最后,师生同唱《卫生歌》,学生唱着歌儿下课休息。
5、板书设计。结合学生在帮助蛋蛋改正不卫生习惯时的发言,随机总结板书出卫生行为要求。

三、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主体性原则,选择教法。
1、同龄孩子的故事最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蛋蛋的不讲卫生与生活中不少学生有相似之处,看着蛋蛋,孩子们自然会想到自己,也会找到自己不卫生的行为。这不正是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最好时机吗?多媒体课件中的故事正起着这种作用。
2、生活中巩固认知。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反馈道德认知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不少学生活动的环节。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